课题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分析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课型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新授 2.2物质转化的规律 审核人 1、认知领域:能通过学习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及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2、技能领域:能利用物质转化的规律寻找制取物质的途径。 3、情感领域: 通过学习,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材料的发展和利用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一)引入新课 提问:在自然界里仅有少数金属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大部分金属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知道是为什么吗?――大部分的金属都较活泼,在空气和土壤中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化合物。 (二)新课教学 讲授:由于人类所需的金属主要是游离态的,所以需要通过冶炼,将化合物转变为单质。常用的金属冶炼的方法是碳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 演示1: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观察现象?试管中的变化和石灰水中的变化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CuO―― *介绍其它有关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C+CO2―― CO+CuO―― *铁的冶炼(介绍) 1、注意观察装置的特点,比较与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有毒) 2、实验的现象如何? 3、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1、 观察它的状态和颜色 2、 加热前用湿润的pH试纸贴在试管壁上,以观察它的颜色变化 3、 粉末在加热过程中出现什么变化 *根据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u2(OH)2CO3―― 演示3: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制取(观察氢气的发生装置,说说它的特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2、爆炸试验 ――说明氢气在点燃前需要进行纯度的检验。 3、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观察现象。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H2+CuO―― 小结: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使某些含氧化合物失去氧,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三)布置作业 课堂 小结 练习 与 作业 板书 设计 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使某些含氧化合物失去氧,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1、课本P53第二题。 2、作业本第2节第二部分。 教学 后记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