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至葛山、白沙220kV双回线路破口进新干变工程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2 第二章 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3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附件1:基础工程明细表线路复测、分坑…………………………………………………3 土石方工程………………………………………………………5 基础浇制…………………………………………………………7 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14 安全施工措施……………………………………………………19 基础保护、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23
第 1 页
清江至葛山、白沙220kV双回线路破口进新干变工程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 工 程 概 况
1、工程简况
清江至葛山、白沙220kV双回线路破口进新干变工程,将现有的白沙至清江、葛山至清江220kV送电线路分别破口至新干变(熊家曹站址)。线路长度:葛山、白沙侧至新干变破口段长2.214km,清江侧至新干变破口段长2.453km,全线双回路、单回路塔设计。新建铁塔17基。 2、交通运输条件
本线路所经地区为新干县境内, 线路交通条件良好。但雨水季节载重汽车难行驶,运输有一定的难度。
3、地形地貌情况:沿线地质条件良好,地貌以丘陵、河网泥沼为主,海拔标高在30-100米之间。 4、基础型式及工程量
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斜柱柔性基础和斜柱半掏挖基础。基础砼量802.27 m3,采用C20混凝土,其中斜柱柔性基础需用C10打垫层。 5、杆塔基础编号规定
线路方向由小号侧(新干变)至大号侧(破口侧)方向,基础编号如下图所示
大号侧(破口侧) 大号侧(破口侧) B C B 塔位中心C 塔位中心 A D A 耐张塔基础 D
直线塔基础 小号侧(新干变侧)
第 2 页 小号侧(新干变侧)
清江至葛山、白沙220kV双回线路破口进新干变工程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二章 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
线路复测 绑扎钢筋及制模 混凝土浇制 养 护 分 坑 土 石 方 工地运输 拆 模 接地体敷设 回 填 土 清 场
第三章 线路复测、分坑
1、线路复测
1.1对所使用的经纬仪、钢卷尺、标尺等测量工具,须在有效使用期内,并且必须进行校正,符合精度要求方可使用,经纬仪最小读数不大于1′。
1.2依据设计平断面图及杆塔明细表,核对现场桩位是否与设计图纸提供的数椐相符(档距、高差、转角、跨越等),复测主要内容和允许误差见第六章线路复测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表1)。
1.3各施工段复测时应向相邻段延伸2-3个桩位,并互相协调,直至线
第 3 页
清江至葛山、白沙220kV双回线路破口进新干变工程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贯通并与设计图纸相符。
1.4对遗失桩应按要求进行补钉,其精度应满足表1要求。
1.5复测完成后,应及时填写复测记录和复测分坑关键工序把关卡中的复测记录项目。 2、基础分坑
2.1本工程根据塔位的具体地形配臵了不同长度的接腿,因此在基础施工分坑时,必须核实塔位中心桩及地形是否正确,各塔位的A、B、C、D四个塔腿与中心桩的高差是否符合《铁塔及基础明细表》中所标注的数据。
2.2 分坑放样时,以基础中心桩为准,以基坑底与中心桩高差控制各个洞深。同时考虑基础浇制成型后基础表面露出地面高度满足设计要求,不能形成凹进地面现象。
2.3 校核基础保护范围及基础高低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不够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及设计。
2.4铁塔基础施工应保留原设计中心桩,以便恢复中心桩和作为施工质量检查用,施工过程中无法保留的塔位中心桩,挖除前必须在平基影响范围以外的前、后、左、右方向钉出牢固的辅助桩,将塔位中心桩引出,并作好记录。
2.5 铁塔及明细表及分坑浇制资料中所有高差均为相对中心桩而言,即中心桩处地面标高为±0.00m。
2.6 分坑所需数据详见《基础分坑资料》
备注:⑴清江I、II回破口段单回路的5#、9#以及葛山、白沙破口段单回路的5#、8#应分别对应4#的横担投影桩。
⑵两破口段1#、4#塔分坑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
第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