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会陈皮道地性密码释译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20:26: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新会陈皮道地性密码释译

潘华金 /毕文钢 /杨 雪

新会陈皮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近千年生产历史,是广东驰名土特产和广东?三宝?之首,是清廷贡品和十大道地广药材之一。新会陈皮药食同源,融新会优越的自然和人文于一体,寓药用保健和食品调料价值于一身,不但是新会的乡土文化,也是岭南的乡土文化,不但是新会的印象和文化符号,也是岭南和全球华人的印象和文化符号。道地性决定了其特有的而优秀的质量和价值,打开其性密码对产业化有重要意义。

一、本草考证

《中国药典》2005版记述: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tae)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e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又名橘皮。

陈皮,一般认为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橘柚?项下,谓:?橘柚,味辛温…一名橘皮。气味苦辛平无毒,主治胸中瘕热,逆气,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这里不仅列出了陈皮的性状、味道,而且提出了陈皮的主治,即对肠胃的温和刺激功能。后人也很重视这段论述,多有注释。其中,陶弘景云:?此是说其皮功尔……并以陈者为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说:?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唐代江陵郡、梓潼郡还作为臣民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产,即?土贡?。但后来人们发现,新会所产陈皮的药用和保健效果最好。

橘皮入药以陈久者为良,故名陈皮、贵老。陈皮之名始见于《食

1

疗本草》,后世亦多沿用此名。陈皮又别名橘皮,此据《神农本草经》中将陈皮列在橘项之下,名为?橘皮?,故得名。陈皮又名红皮,王好古云:?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此外,因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又有名广橘皮、新会皮、川橘。据《滇南本草》记载,陈皮又名黄果皮、理陈皮。

《本草纳目》将陈皮列为黄橘皮的别名,另列有青橘皮(即青皮),李时珍说:?橘皮性温,柑、柚皮性冷,不可不知?,说明其性味不同,不可混用。李氏对其特性辨别甚详,在柑条下云:?柑皮比橘色黄而稍厚,理稍粗而味不苦。橘可久留,柑易腐败。柑树畏冰雪,橘树略可,此柑、橘之异也。柑、橘皮今人多混用,不可不辨?。又谓?橘皮纹细色红而薄,内多筋脉,其味苦辛。柑皮纹粗色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但以此别之,即不差矣?。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镇咳利尿等功效,特别适合于长夏湿热邪气困扰脾胃而引起的消化功能减弱,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口淡无味等症状的患者。另外,五代时期《日华子本草》载:苦,微毒。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疥癞,小儿壮热,并煎汤浸洗。桔皮,暖,消痰止嗽,破症瘕痃癖。《中国医药大词典》中陈述了陈皮具有破癥瘕痃痹,治疗风痰麻木的功效。而癥瘕痃痹则泛指腹腔内的肿物。这提示我们陈皮还具有抗肿瘤的功效。

后人将本草考证的部分相关古籍整理如下:

朝代 应用 止呕 《神农本草经》 汉唐 利尿 《神农本草经》 健胃 《神农本草经》 《药性论》 镇咳祛痰 《神农本草经》 《药性论》 《日华子本草》 宋 元 《开宝本草》 《开宝本草》 《开宝本草》 《日用本草》 《御药院方》 《景岳全书》 《本草发挥》 《景岳全书》 《本草纲目》 《景岳全书》 《泊宅编》 《日用本草》 《药性赋》 《本草纲目》 明 2

《本经疏证》 清 《本草备要》 《本草新编》 《本草备要》 《本草新编》 《本草分经》

二、古今论述

道地性药材的质量价值,指具药用和保健养生功效的活性物质和结构对产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依赖形成品种优良,适地适栽,工艺讲究,疗效突出,质优量大,带有地域特点的中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是传统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素有?非道地药材不处方,非道地药材不经营?的说法。

自古以来,历代医药学家均认为药材质量与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唐朝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例中称:?古之医者......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宋代的《本草衍义》序例中也有?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的记载。如果?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这里的?本土?指的就是药材生长所需要的气候、土壤、水质等生态环境。

三、历史考证

新会有1600多年历史,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侨乡,秦、汉时属南海郡地,至南朝(公元420)设新会郡,隋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臵新会县,后改称冈州郡,故新会又名冈州。

我国利用柑橘的外皮作中药,约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只不过在旧文献中,曾以?橘皮?、?陈橘皮?等字眼出现,?陈皮?的名称是到元代以后才变得常见。后又有柑皮、柑子皮、广柑皮、广皮、陈广皮、陈柑皮、新会皮、大红皮、冈州红皮、黄橘皮、陈橘皮等别名。

新会种柑取皮相传有700多年历史。元代至正七年(1347年)新会外海(今属江海区外海镇)陈惠甫拨田嘱书中写有?甘子田租十石?,这是他母亲在元初时的奁田。这说明当时新会存在专门生产柑子的柑园。

3

四、地域考证

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在长江以南各省(区)如广东、广西、四川、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云南各省有广泛栽培。柑橘品种品系繁多,一般来说用于陈皮的主要栽培品种品系有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 ‘Chachi’,广陈皮)、温州蜜柑(Citrus reticulata ‘Unshiu’,浙陈皮)、早橘(Citrus reticulata ‘Subcompressa’,浙陈皮)、福橘(Citrus reticulata ‘Tangerina’,建陈皮)、川橘(Citrus reticulata ‘Tangerina’,川陈皮)、大红袍(Citrus reticulata ‘Dahongpao’,川陈皮)、南丰蜜橘(Citrus reticulata ‘Kinokuni’,赣陈皮)等。其中,主产于广东新会茶枝柑的果皮(新会陈皮)质量最好,俗称广陈皮,被奉为道地药材新会陈皮是中药材广陈皮的正品。

陈皮药材从产区可分川陈皮、福建陈皮、广陈皮等,以广陈皮为上品,从种类上可分为陈皮及广陈皮,质量以广陈皮为优。广陈皮为我国广东著名的传统中药材,位列十大广药之一。广陈皮药材来源较广,其商品药材包括茶枝柑、行柑、八月橘、十月橘、榕林甜橘、甜柑、蕉柑及年橘。正品为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 ‘Chachi’) 的干燥成熟果皮,主产于广东新会, 当地叫大红柑。8种广陈皮均含有柠檬烯、β-月桂烯、α-蒎烯及α-松油醇等具镇咳、祛痰、抗菌的有效成分,但各品种挥发油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茶枝柑皮中的挥发油含量高、所含的化学成分多。多出口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新会陈皮正宗,优质,为历代众多名医家所推崇,被奉为道地药材。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陈皮有详述:?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又指出,陈皮?今天下以广中来者为胜?。广中,粤中。粤中陈皮即新会出产。清代大医汪昂(1644-1911)《本草备要》记:?广中陈久者良,故名陈皮。?清未民初名医张寿颐(1873-1934)指出:?新会皮,橘皮也,以陈年

4

搜索更多关于: 新会陈皮道地性密码释译 的文档
新会陈皮道地性密码释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a0w13p3sx8xzkp047i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