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德育的意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2:46: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德育方法(说陶帮端姜)*

一、 说服法(语言文字说服、事实说服) 1、 说服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2、 说服要注重差异和时机 3、 说服要具有趣味性 4、 教师要以诚待人

二、 陶冶法 人格感化、 环境熏陶、 艺术浸染

陶冶应注意 : 创设良好的情境、 启发和引导相结合

三、 榜样法 典范、 示范、 典型 运用榜样法应注意 ①选好榜样

②设法激起学生对榜样的崇敬之情 ③引导学生用榜样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四、锻炼法: 行为训练、 娱乐或休闲活动、 社会实践、 委托任务 孔子“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讷于言而敏于行”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要适当加以指导 要严格要求

五 奖励法

*运用奖惩法应注意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2、发扬民主 3、注重宣传和教育

1、 奖励

①将物质性奖励与精神奖励因素统一救民于水火 ②将即时奖励与延时奖励统一起来

③将目的性奖励与过程性的奖励统一起来 ④将奖励当事人与激励其他人相统一 2、 惩罚

①尊重性原则 ②伦理性原则 ③最少性原则 ④确定性原则 ⑤灵活性原则 ⑥捣源性原则 ⑦延时性原则 师德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道德 教师的个人道德

师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为爱教) 一、为人师表

1、为人师表要具有全面性 2、为人师表要具有内在性 3、为人师表要有“度”

二、爱岗敬业 1、忠于职守,尽心尽力 2、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做到以上两点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1、 正确看待教师的作用、地位和待遇,从而增强作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

2、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正确认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三、教书育人

1、钻研业务,勇于创新 2、严谨治学,一丝不苟

3、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功能

我国师德规范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教师职业的特点 2、过于抽象空泛

3、存在着“不当”的现象 4、师德规范的罗列上存在着重叠现象

教师劳动特点的要求

1、 从劳动目的上看,教师的劳动不是表达他自己的目的,而是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2、 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集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 教师劳动成果的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师德教育方式与途径

一、 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1、 通过大学“入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 2、 设置专门的师德课程

3、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 4、 在教育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内容 二、 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1、实践 2、拜师 3、自我修养(反省、慎独)

当前指导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分别是 《小学德育纲要》 《中学德育大纲》

榜样教育中,选择榜样应坚持三个原则

1、可接受性原则 2、真实性原则 3、多选择那些具有道德智慧的榜样 第三部分教育政策与法规 2011-06-10 18:00 教育法定义*

1 教育法是调整教育关系的一种行为规则; 2 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教育活动规则;

教育法一般是成文法,表现为:教育基本法、教育法律、教育法规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认可一般指习惯性

3 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则;

教育法不依个体的主观意愿如何,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法律强制力的制裁。这也是教育法和其他社会规范的根本区别所在。 4 *教育法是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教育法的特点

一、 教育法作为一般社会规范和法律所具有的特点 1、国家意志性 2、强制性 3、规范性 4、普遍性

二、 教育法区别其他社会规范的特点 1、 教育法律关系成立的单向性; 2、 教育强制措施的柔软性;

教育强制措施主要是采用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或由司法机关做出裁判。在解决教育领域问题时,多可采用学术研讨,科学评估,或者通过思想沟通、说服教育等柔性方法。 3、 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的指导性; 4、 教育法规具体内容的广泛性。

教育法主要是实体法,又带有组织法和程序法兼而有之的特点。 教育法律关系特征

1、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以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 2、 教育法律关系必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 3、 教育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教育法的功能 规范功能 标准功能 预示功能 强制功能

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 1、 按范围:

①教育内部的法律关系,如: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学校及其管理人员与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这间的关系

②教育外部的法律关系,如: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 2、 按教育法律关系中法律地位

①隶属教育法律关系,纵向隶属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称教育行政关系 ②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民事法律关系,具有横向平等的特征 3、 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是否特定化

①绝对教育关系,“以一个人对一切人”,即权利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不特定 ②相对教育法律关系,“某个人对某个人”,即特定的权利主体与特定的义务主体

学校法人的特殊性 公共性 公益性 教育性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教育法律的主体

1、法人与自然人是相对的 *法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① 依法成立 ②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④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为三种情况

①完全行为能力人:18周岁公民、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公民

②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无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14-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除了犯严重罪行外,一般都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二、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物、教育行为、智力成果) 1、是将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的中介 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必须是一种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价值

②必须具有一定的控制性,不能被需要它的人毫无代价的占有利用 ③必有具有可控制性,被需要它的人为一定目的而加以占有和利用 2、教育法律关系的主要典型形态

①物 ②教育行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作为与不作为

③智力成果: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取得或拥有的著作权、专利权、发明权等权益 三、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教育法的制定程序

1、 教育法律议案的提出 2、教育法律草案的审议 3、教育法律的通过 4、教育法律的公布

教育法是调整各级各类 教育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教育主要通过 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取得 教师资格

依法治学 是依法治教的要求,也是落实学校办学校办学处方权、提高管理效率、保护有关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 1994年9月1日 起开始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1995年9月1日 之日起开始实施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 教育教学 职责的专业人员 《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的时间 2007年6月1日 《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的时间 2007年6月1日

搜索更多关于: 德育的意义 的文档
德育的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a1hr6mqlb75cln2zb8j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