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色与邻近色》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色彩课程的基础知识课。色彩学的知识贯穿于整个初中美术教育阶段,本课属
于在色彩知识体系中继色彩三要素等基础知识之后的进一步学习,与随后的彩色对比等相关内容均为色彩知识的深化,是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作铺垫与打基础,所以安排在七年级下学期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其学会辨识同类色与邻近色。学习运用同类色、邻近色的相关知识去完成一幅装饰画或生活用品设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与特点。通过欣赏感受和讨论交流等合作学习,学会辨别和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通过艺术实践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调配与搭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细致地观察生活的习惯,感受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美感。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态度,能运用所学知识主动美化生活、表达情感。提高色彩美感意识,促进正确审美情操的建树。
【教学重点】:
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与美感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差异。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程 序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设计 同学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的有关色彩的知识吗? 出示色相环 复习色彩的三要素 还记得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吗? 生:色相 明度 纯度 三要素的基本概念 出示图片: 对比两幅图的色彩关系 板书课题: 对比色与邻近色 二、探究新知 1、了解与探知 一、认识同类色 ①同类色的概念 ②了解同类色的关系 举例:红色系 黄色系 蓝色系 绿色系 ③同类色的视觉感受 二、邻近色 ①邻近色的概念 ②通过色相环,找出邻近色 ③邻近色的视觉感受 2、探究、思考 一、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两者的关系很和谐统一, 但同类色是用一个色相去变 化,可以形成明暗层次。而邻 近色是相邻色相形成的变化, 可以形成色彩层次。 二、巩固新知 通过学生分析,训练学生的欣赏评述考一考: 能力。 同类色的搭配 了解同类色的概念 了解邻近色的概念 设计意图 激情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激情导入 复习、巩固 邻近色的搭配 练一练: 找出图片中的彩色,分析他们运用了哪种色彩关系? 引导学生大胆、自由的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 3、欣赏、发现 同类色、邻近色在各领域的运用: 室内色彩搭配 服装搭配 化妆 4、作品赏析 欣赏学生作品 分析同类色、邻近色在作品中的表现 选择你喜爱的一组同类色或邻近色画一幅小装饰画 要求:主题明确 色彩靓丽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学会观察,取长补短 三、学生实践 布置作业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教师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同类色与邻近色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了解了二者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其实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发现,就能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 板书设计 1、概念 2、特点 3、区别 同类色与邻近色 【教学反思】:
在分析图片时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尽量启发学生思考、找出答案,形成知识,并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同类色与邻近色丰富和谐的美对于美化生活的重要作用,使本课学习有益于学生一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