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ABCD
44. 从激励内容角度,可以将激励划分为( )。 AC
45. 外附激励方式包括( )。
46. 与工商界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明显呈现出( )的特征。 ABC
47. 绩效评估系统主要由( )构成。 ABC
48. 薪酬,就是组织成员向其所在的组织或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包括( )。
A. 工资 B. 奖金 C. 津贴
D. 各种福利保健收入 答案: A. 工作数量 B. 工作质量 C. 工作适应能力 D. 工作效益 答案:
A. 公共部门绩效目标的复杂性 B. 公共部门绩效形态的特殊性 C. 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D.公共部门绩效的易测性 答案: A. 赞许与奖赏 B. 竞赛 C. 考试 D. 评定职称 答案: A. 物质激励 B. 外在激励 C. 精神激励 D. 内在激励 答案:
ABCD
ABCD
49. 一般而言,适用于对公共部门人员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和考绩\较劣\者的惩戒是( )。 ABC
50. 从总的趋势看,西方各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呈现出( )的特征。 BCD 51. ABD
5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损耗主要表现在( ) ABC
53. 第一个被公认的现代人事管理部门是1902年在( )现金出纳公司设立的劳工部门,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工资行政、诉怨、雇用工作情况和工作改善等。 B
54.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劳工管理研究阶段的核心思想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比利时 答案: A. 制度性损耗 B. 人事管理损耗 C. 后续投资损耗 D. 无形的损耗 答案:
A. 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或消费实际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消费,知识资源可被反复利用 B. 人力资源具有主动补充和更新知识资源的天性
C. 在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的边际产量收入总是大于其边际支出 D. 人力资源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并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特殊资源 答案:
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体现在( )
A. 约束与监督以\道德人\假设为前提,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的利益相结合 B. 注重法律建设,规范行政行为 C. 监督与约束的主体独立性强
D. 约束与监督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的利益相结合 答案: A. 减薪 B. 停薪 C. 停升 D. 降级 答案:
BCD
A. 人们也是关心友谊、尊重、温情这些社会需要的 B. 人天生是懒惰的
C. 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劳动而贪图安逸 D. 主张采用物质引诱的办法引诱人与事结合 答案:
55. 公共部门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排在最前面的是( ) D
56. 下列关于职位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C
57. 我国古代社会中按官职高低授予不同政治待遇以表明官员等级尊卑的制度是( )。 B
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 )开始施行。 B
59.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B. 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C. 虽然完善了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是也体现出我国公务员法律制度还没有走向成熟 D. 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A. 2006年10月1日 B. 2006年1月1日 C. 2007年10月1日 D. 2007年1月1日 答案: A. 俸禄 B. 品秩 C. 致仕 D. 回避 答案:
A. 职位分类首创于美国
B. 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 C. 是实行功绩制的一种方法和人事现代化的标志 D. 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答案: A. 能力素质 B. 绩效考核 C. 管理知识 D. 道德素质 答案:
ABD
答案:
60. 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 ABC
61. 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 )。 D
62. 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 )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 B
63.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有( )。 ABD
6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私人企业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以( )为导向。 D
65. ( )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用定量方法预测具有相等间隔的时刻点上各类人员
A. 公共目的 B. 公共服务 C. 公共产品 D. 公共利益 答案:
A. 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 B. 明确概括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
C. 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并被视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确立的标志 D. 建立了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 答案: A. 政府部门 B. 市场机制 C. 第三部门 D. 三资企业 答案:
A. 做好人事制度建设 B. 严格绩效考核 C. 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 D. 对人力进行教育和培训 答案:
A.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B. 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 C. 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D. 中西部人力资源政策体制环境还不完善 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