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等三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0:07: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等三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向1.0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 向氨水和Mg(OH)2的悬浊液中滴B 加少量FeCl3溶液 使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再C 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KMnO4溶液褪色 石蜡油蒸汽中含有烯烃 得到红褐色悬浊液 Ksp[Fe(OH)3]

A.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若溶液的pH≥4.4,溶液都显黄色,因此不能证明NaHCO3溶液溶液呈碱性,A错误;

B.由于其中含有氨水,向其中加入FeCl3溶液,FeCl3与溶液中的氨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Fe(OH)3沉淀,不能证明溶度积常数:Fe(OH)3

C.石蜡油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它们与酸性KMnO4溶液不能反应,使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C错误;片,再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证明石蜡油蒸汽分解后的产物中含有烯烃, D.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向其中滴加浓硫酸,浓硫酸将蔗糖中的H、O两种元素以2:1的组成脱去留下碳,浓硫酸表现脱水性,此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浓硫酸与脱水生成的C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SO2、H2O,这些气体从固体中逸出,使固体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同时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有机物 X 分子式为C3H6O,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之一丙醛(液态)的燃烧热为1815kJ/mol。下列说

B.B

C.C

D.D

法不正确的是

A.X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单官能团的共 5 种 B.1mol X 最多能和 1mol H2 加成

C.表示丙醛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6O(l)+4O2(g) = 3CO2 (g)+3H2O(l) △H=+1815kJ/mol D.X 的同分异构体其中之一 CH2=CHCH2OH 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X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单官能团的异构体分别为CH3CH2CHO、CH3COCH3、

共 5 种,A正确;

B.1mol X 中最多含1mol碳氧双键或1mol碳碳双键,最多能和 1mol H2 加成,B正确;

C.表示丙醛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6O(l)+4O2(g) = 3CO2 (g)+3H2O(l) △H= -1815kJ/mol,C不正确; D.X 的同分异构体之一 CH2=CHCH2OH 中-OH可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D正确; 故选C。

3.己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OD-中含有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9NA

B.60g正戊烷与12g新戊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为17NA C.11.2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1L0.1mo1·L-1CH3COONa溶液中,CH3COO-数目为0.1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质子数同原子序数,因此质子数为8+1=9,中子数=质量数-中子数,因此中子数为16+2-9=9,A项正确;

B.正戊烷和新戊烷分子内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一致,都是1个分子中有16个共价键,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

60g+12g=1mol,因此共价键的数目为16NA,B项错误;

72g/molC.未说明条件,无法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C项错误;

D.醋酸根是一个弱酸根离子,水中会发生水解导致其数目小于0.1NA,D项错误;

答案选A。

4.某有机物W的结构简式为A.是一种酯类有机物 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有机物W的结构简式,还可写为C6H5-OOCCH3,可判断有机物中含有酯基。 【详解】

A. W的结构简式为C6H5-OOCCH3,含有酯基,是一种酯类有机物,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同分异构体含苯环和羧基,则苯环上的取代基为-CH3、-COOH有邻间对3种,或-CH2COOH一种,合计有4种,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

C. 苯环上的C原子及酯基上的碳原子均为为sp2杂化,则苯环与酯基各为一个平面,当两平面重合时,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有机物含有苯环及酯基能发生取代、加成,可以燃烧发生氧化反应,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B。

5.《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甚获利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碱”的主要成分易溶于水 B.“石碱”俗称烧碱 C.“石碱”可用作洗涤剂

D.“久则凝淀如石”的操作为结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以原水淋汁”可以看出,“石碱”的主要成分易溶于水,故A正确; B. “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草木灰的成分是碳酸钾,故B错误; C.碳酸钾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洗涤剂,故C正确;

D. “以原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是从碳酸钾溶液中得到碳酸钾晶体,操作为蒸发结晶,故D正确; 选B。

6.锂空气电池是一种用锂作负极,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正极反应物的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下列有关W的说法错误的是

B.含苯环和羧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D.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A.多孔电极可以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B.正极的电极反应:O2+4e+2H2O=4OH

C.有机电解液可以是乙醇等无水有机物

D.充电时专用充电电极可防止空气极腐蚀和劣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锂空气电池中,锂作负极,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正极反应物,在水性电解液中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据此解答。 【详解】

A.多孔电极可以增大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A正确;

B.因为该电池正极为水性电解液,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反应为O2+2H2O+4e-=4OH-,B正确; C.乙醇可以和金属锂反应,所以不能含有乙醇,C错误;

D.充电时,阳极生成氧气,可以和碳反应,结合电池的构造和原理,采用专用充电电极可以有效防止空气极腐蚀,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电化学基础知识,涉及电极判断、反应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C项为易错点,注意锂的活泼性较强,可以和乙醇发生置换反应,试题难度不大。

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片上镀铜时,Y是纯铜 B.制取金属镁时,Z是熔融的氯化镁

C.电解精炼铜时,Z溶液中的Cu2+浓度不变

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中得出X为阳极,Y为阴极。 【详解】

A. 铁片上镀铜时,铜为镀层金属,为阳极,因此X是纯铜,故A错误; B. 制取金属镁时,Z是熔融的氯化镁,镁离子再阴极生成镁单质,故B正确;

C.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开始是锌溶解,阴极始终的铜离子得电子变为铜单质,因此Z溶液中的Cu2+浓度减小,故C错误;

D.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 Cl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电解精炼铜,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镀,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镀层金属盐溶液为电解液。 8.化学是现代生产、生活与科技的中心学科之一,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属于烯烃

C.顾名思义,苏打水就是苏打的水溶液,也叫弱碱性水,是带有弱碱性的饮料 D.人们洗发时使用的护发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头发的pH使之达到适宜的酸碱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合成材料,故A错误;

B.烯烃中含有C、H元素,而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单质,没有H原子,不属于烯烃,故B错误; C.苏打水为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也叫弱碱性水,是带有弱碱性的饮料,故C错误;

D.洗发水的pH大于7、护发素的pH小于7,人们洗发时使用护发素,可调节头发的pH达到适宜的酸碱度,使头发在弱酸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故D正确; 故选D。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O2水溶液呈酸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晶体硅熔点高,可制半导体材料

C.Al(OH)3呈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H2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消毒杀菌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等三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a8ue8f6jc862m61dk4v721et5ixw1005l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