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课《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丹凤中学 地理组 叶佳 sxdfsz@126.com
【考纲扫描】
1.大气的受热过程。 2.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 3.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考点要求】
1.结合人们身边的自然现象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特点。 2.结合实际问题考查昼夜温差大与小的成因。
3.结合日常生活考察逆温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 【引入】
思考:藏族的传统服饰是掉袖藏袍,形成这一服饰文化的自然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自然条件?
要求: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也比较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这与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关,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内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识探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思考:(1)太阳辐射属于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呢? (2)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哪个波段? 2.探讨:大气的受热过程。
(1)课件呈现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学生回答每个环节的意义。
(2)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三个环节,Ⅰ太阳暖大地→Ⅱ大地暖大气→Ⅲ大气还大地。
3.探讨:生活中大气的保温作用。
(1)阐述“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原理。
(2)阐述“利用烟雾防霜”的原理。“利用烟雾防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
“注意用火安全,小心火灾。”
(3)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4.考场:(1)判断。
①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②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主要是云层吸收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
③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不是完全黑暗的,这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散射作用。(√)
④CO2可以吸收红外线,O3可以吸收紫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⑤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是因为此时太阳辐射最强。(×)
(2)(2013·北京卷)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答案】 B
【解析】 此题主要考察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先根据图形确定各箭头的含义,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臭氧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减少;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其浓度降低必然导致②减少,故 B 为正确选项。可吸入颗粒物增加,阴天的几率增加,
2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降低,③会减少,C 选项错误;雾霾天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会增强大气逆辐射,④会增加,导致温度升高,D 项错误。所以正确选项为 B。
(3)下面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回答①~②题。
①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①⑤ B.②⑦ C.③⑧ D.④⑥
②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与④③大小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⑤大小有关 【答案】 ①B ②C
【解析】 第1题,近地面大气(主要指对流层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离
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面辐射,对应的箭头是②⑦。第2题,甲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乙地强,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较⑥小,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③较⑧强,气温降低较慢,故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 二、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 1.引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具体是什么地方呢?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生活场景?
2.探讨: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 (1)地势高低:“地势高低”与昼夜温差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并举例。 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举例:藏族同胞传统服饰的形成。
(2)天气状况:“天气状况”与昼夜温差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并举例。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举例:冬季晴天微风的夜晚出现霜冻。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性质”与昼夜温差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并举例。
下垫面的比热容小→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快→昼夜温差大 举例:铺鹅卵石种西瓜,或栽种葡萄树。
3
三、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1.引入:下面四张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天气?形成这种天气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教师:要形成这种天气还要具备逆温的天气条件。 2.探讨:逆温现象。
(1)课件呈现下图,学生思考对流层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特点(结合图甲),对照图甲说出图乙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特点。学生小结逆温的概念。
甲 乙
(2)教师总结逆温概念: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长波辐射,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
(3)逆温产生的原因:
①辐射逆温。②平流逆温。③锋面逆温。④地形逆温。
(4)一天中逆温产生与消失的过程:学生把②③④三幅图进行排序。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