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认真真、老老实实”,老师可以用一组对比句子让学生理解: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我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让学生读、体会、比较
2、
重点句子:一是老师和学生的对话: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这段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①师生分角色读,体会两次不同的语气和态度。第一次学生回答“不像!”“像五角星!”是坚定的、肯定的。第二次学生回答
“不……像。” “像……五……五角星。”是尴尬的、惭愧的、吞吞吐吐的。
②根据标点符号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课文内容。第一次学生回答“不像!”“像五角星!”后面是感叹号,带有对“我”的嘲笑。第二次学生回答
“不……像。” “像……五……五角星。”中间有省略号,后面是句号。省略号说明了学生对自己嘲笑“我”的惭愧,知道自己错了,所以回答时吞吞吐吐。
二是老师的话: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
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里可以让学生先读,然后划上你认为老师说的话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样就会有学生划“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从而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还有的学生会划“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从而教育学生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还有的学生会划“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这里可以借用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老师的话。
三、父亲和老师的话可以放在一起学习。
父亲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
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老师的话:“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①
让同学找,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哪句相似? ②
这两句话都告诉我们道理?(要实事求是)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