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考研设计史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6 11:26: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2、简述“计划废止制”及其影响。

答: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思想从盲目崇拜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样式转向比较理性,注重科学技术、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等方面上来。并形成了一种为满足市场消费潮流的设计样式,这是“设计样式追随销售”的一种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计划废止制”。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功能性废止,即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代替老产品;二是款式性废止,即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致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到消费者丢弃;三是质量性废止,即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事件后无法再使用。总之,其目的在于以人为的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促进消费者不断更新,购买新的产品。“计划废止制”的观念很快涉及到包括汽车设计在内的几乎所有产品设计领域。尽管它导致了一种极其有害的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上产生了一种只讲样式、不讲功能的形式主义设计的恶习,偏离了现代设计功能主义轨道,但是,它不仅深深地影响到战后美国工业设计,而且对当今的设计界也有很大影响。

23、论述“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其在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各方面的体现。 (1)“后现代主义设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这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与工业社会的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和集中化等高效率、高技术原则相一致的做法是有明显区别的。

第二,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现代主义强调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强调理性主义,而后现代主义则与后工业社会相一致,倾向于幽默,满足人性的本能需要。

第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 第四,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6分)

(2)在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之下,作为设计领域最重要分支之一的建筑,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第二,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 第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6分)

(3)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进入了多元化的时期,后现代主义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表现为两大主要特征:

一是现代主义设计被否定、抛弃之后,设计师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

二是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探索。以往对于优秀设计的评价标准已大打折扣,健康、安全、舒适和发展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要求。关注人的“为人设计”和关注环境的“环保设计”成为工业设计的两大主题。(6分)

(4)在平面设计方面的主要体现表现在: 60年代平面设计的后现代主义形式特征不那么明确,在80年代形成了“后现代主义设计”。它不但将古典的纹样、符号引入到设计中,也把现代通俗文化中各种流行偶像、地区民族的传统图形,甚至是群众游行时的标语形象都搬上了画面,使平面设计的表现语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24、比较“工艺美术”和“新艺术运动”的异同。

答: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大生产。第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第三,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它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第四,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第五,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大量的装饰都有东方式的,特别是日本式的平面装饰特征,采用大量的卷草、花卉、鸟类等为装饰动机,使设计上有一种特殊的品味。 新艺术运动直接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并继承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主张,提出艺术与技术的结

合来解决产品造型问题,追求一种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哥特式、罗可可式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式风格,把哥特式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充分运用了植物、昆虫、女人体和象征主义;把感觉因素引入了设计,并经常运用明显的性感形象。 25、简述“曼菲斯”设计运动。

答:1981年,意大利设计师索特萨斯带领7位年轻的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最有影响的组织——曼菲斯集团。他们反对一切固有观念,认为整个世界是通过感性来认识的,没有先验的模式。认为功能不是绝对的,在肯定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同时强调设计应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他们关注材料本身的肌理、色彩等,在装饰方面无一定的秩序和模式,在色彩方面不遵守传统的色彩观念及搭配,不分主调色和背景色,并置不同色块,使色彩相互干扰产生颤动,从而造成一种愉快、诙谐的效果。“曼菲斯”设计的作品多半是试验性的,在各个设计领域中所体现出来的共同特点表现为艳俗的、色彩绚丽的、非功能化。

26、论述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的形成因素和特征,及其与现代主义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1)所谓装饰艺术运动是在现代主义运动兴起的同时,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展开的一场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这场运动在设计艺术形式、审美追求,以及对待机械化和批量化问题上有其独特之处,并且对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设计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3分) (2)形成因素:

a、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

b、从传统艺术的创新中获得创作灵感 c、受舞台艺术的影响

d、受汽车设计样式的影响

除了上述四个方面的渊源以外,“新艺术运动”中的“维也纳分离派”和以麦金托希为代表的“格拉斯哥学派”在设计形式上追求的几何化,立体主义几何化绘画语言、现代主义的设计艺术理念、野兽派绘画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鲜艳的色彩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装饰艺术运动的产生和发展。(10分)

(3)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

但在吸收众多设计艺术风格和其他相关艺术观念的过程中,由于这场运动中的设计师并不是简单的因袭、照搬,而是从这些设计艺术风格和相观艺术观念中借鉴某些文化思想和艺术语言,因此,这场运动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造型语言和独特的色彩系列。

首先,从造型语言来说,它趋于几何但又不过分地强调对称,趋于直线但又不囿于直线。 其次,从色彩的运用而言,“装饰艺术”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持征,与讲究典雅的以往各种设计风格的色彩运用大相径庭。(7分)

(4)与现代主义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从总体上讲,它们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是工业设计同一根源上的两条分枝,各自沿着自己侧重的方向发展;二者是机器取代手工的工业时代在设计中的两个反映面;他们都是新艺术运动发展的结果和必然,同时也是对新艺术运动的反逆。

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虽然都主张采用新的材料,主张机械美,主张采用大量的新的装饰手法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但是,“装饰艺术运动”所强调的装饰正是现代主义反对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属于不同的设计艺术风格。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者共同信奉的机械美学在寻找艺术和工业生产的结合点上表现出各自的个性,装饰艺术在装饰样式和色彩上发现了结合点,现代主义则在功能和实效那里找到了归宿。二是两者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装饰”艺术禀承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美国家长期以来的设计传统立场,即为富裕

的上层阶级服务,因此它仍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当时正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而现代主义则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它带有一定的左倾性,具有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成分。

27、威慑么说设计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塔没有统一的模式? (1)地区不同。

(2)设计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发展变化。 (3)设计范围广泛。

28、简述比利时新艺术代表人物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贡献。

凡德.威尔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利时最为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建筑家,他不仅是比利时现代设计的奠基人,也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先驱之一。主要贡献有:

(1) 与大多数新艺术运动设计家强烈反对现代技术和机械的立场不同,威尔德支持新技术。 (2) 提出了设计中功能第一的原则。

(3) 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对漠视功能的纯装饰主义和纯艺术主义。

(4) 1906年,威尔德认为设计应该从设计教育着手,在德国魏玛开设了一间以设计为主的学校-魏玛工艺与实用美术学校,开始了设计教育的探索,日后成为世界著名的包豪斯学院。

(5) 认为机械如果能够得到适当合理的运用,是可以引发建筑与设计革命的。

(6) 提出产品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严格准确,工作程序明确清晰这三个设计的基本原则,

以期达到工业与艺术结合的最高目标。

29、包豪斯的局限性。

包豪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它是完美无缺的,它的理性化思维恰恰成为它的局限性,并对工业设计造成负面影响。在艺术中忽视“有机生命”,在设计中过于理性而缺乏人性,产品设计不考虑人性化,使设计走上了形式主义退路。

包豪斯积极倡导为普通大众的设计,但是由于包豪斯的设计美学抽象而深奥,因而曲高和寡,只能为少数知识分子和富有阶层所欣赏。对包豪斯批评最多的是所谓“国际式”风格。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脉被忽视了,加之一些设计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代替创造,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以平屋顶、白墙面、统长窗为特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对于各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

注重功能,先后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功能第一、形式第二”、“房子是住人的机器”和“那里功能不变,那里形式不变”等口号,从而走向极端功能主义的道路,并忽视了人们对美感的需求,这也是人们批判包豪斯的一个原因。 30、国际主义风格衰落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从德国战前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展出来的“国际主义”设计成为西方国家设计的主要风格,国际主义设计运动在20 世纪50 、60 、70 年代风行一时,影响到设计的各个方面,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等方面,成为主导性的设计风格。到60 年代末、70 年代初,世界的大都会几乎变得一模一样,设计探索多元化的努力消失了,被追求单一化的国际主义设计取代。所有的商业中心都是玻璃幕墙、立体主义和减少主义的高楼大厦、简单而单调的平面设计、缺乏人情味道的家具和工业用品,原来变化多端、多种多样的各国设计风格被单一的国际主义风格取而代之,导致了设计的雷同。不但设计使用者的心理功能需求被漠视,就连简单的功能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这种状况造成社会中的青年一代开始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逐渐产生不满情绪,这种广泛的不满倾向,是国际主义设计逐渐式微的主要原因。 31、赖特对于现代主义的最大贡献。

赖特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对于设计的贡献主要有:

是对于传统的重新解释,对于环境因素的重视,对于现代工业化材料的强调,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的采用,和一系列新的技术(比如空调的采用)。他为以后的设计家们提供了一个探索的、非学院派和非传统的典范,他的设计方法也成为日后新探索的重要借鉴。

32、现代设计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1、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下之必然产物。

2、是设计界改变以往专为权贵服务的方向,转而提出要为民众服务的口号下的产物,是设计民主化的进程。

3、它的形成是基于社会的日益富裕,中产阶级日益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社会日益向消费时代转化,科学技术日益膨胀,大众媒体日益咄咄逼人,世界结构从二战以后对峙转变为冷战后的新复杂格局等因素下,通过商业活动、贸易竞争、文化发展、知识份子对社会危机的不断思考和忧虑得到表达和完成的一个进程。

搜索更多关于: 考研设计史复习资料 的文档
考研设计史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aj5s8vmja1xkfw974nj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