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宋氏(璠七公系)历史大事.播迁.坟莹.谱牒记
福建宋氏(璠七公系)历史大事
1. 献帝永汉元年,宋十二(发田)、十三公(发海)入古田县新俗里二十六都蓝溪失头
开基,其子孙茂盛矣。
2. 至蔺文帝有六代子孙。大宝元年设立双峰院。恭帝绍泰二年设上洋院。其就时拨田山
并入常住,其子孙一百余家清誉者后。梁永帝乾化元年在位,龙德二年,戊子岁乱遭
兵火。唐莊帝五代明皇天成元年在位,天成二年立重兴院,其山田并入常住。拨田入凤栖立二院,香烟有知县公、有都巡公。
3. 宋祥符五年(1012),由七郎公珩公首联各房八十六公,捐资兴建福建周宁赤岩村梅溪
宝殿一座.景公赋梅胄风,额曰“梅溪宝殿”.庆历皇右间修整一次.
4. 福建周宁泗桥洋尾村宋氏宗祠. 建于宋祥符九年(1016).几经苍桑,于1958年被该村
村民改建为当时全民食堂,后有两家村民进驻.今该村门前路26、27号,旧祠面目全非,但原祠的池塘与围墙尚在,墙边有两桩千年石狮(今存一桩).雌雄各一.为路人呈祥.此乃石刻艺术珍品,应以重点保护或珍存.
5. 福建屏南仕洋的”宋氏宗祠”建于宋微宗政和三年(1114),历史悠久,祠坐甲卯,深六
丈八尺,宽三丈一尺,门前有半月形池塘一口,池直边长一丈九尺八寸.合阶梯数为:外进大门一踏,下行进中行三踏,中停进上停三踏.建后经多次重建和修缮,今依然挺立.祠内列有宋璟的神主牌也立中龛.该牌精雕细刻,龙头如生龙活现,牌中刻有:”大唐左丞相开府仪同三司始祖字广平谥文贞公讳宋公之神主”,右边小号字刻”蓝溪仕洋屯裔孙全奉祀”.1949年后该牌的镀金龙头被盗其牌身及镀金文字仍闪发金光.今保存于仕洋村宋寿宁处.
6. 福建周宁泗桥坂坑建众仪厅约建于明末清初,地基当日原系宋家己业,正中亦供奉
通天聖母大奶宝像香位,左边供宋七璠公祖灵像香位,其余他姓不得言称有份。虽为合乡之众厅,实是宋氏之祖祠。光绪四年岁舍著雍摄提格王春月京兆宋氏堂下裔孙仝谨誌
7. 宋益八公入迁福建政和前村约于1371年.甄二公在明成祖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创
建上门楼宗词一座,后益八公玄孙蒙十和远孙贵九公居前村,在明英宗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建成宋氏阳当祠堂(景泰丙子起基),是邻近村庄少有的一村二祠的姓氏.
8. 福建政和洋后宋氏于道光四年(1821)架造祠堂一栋又建福主神宫一栋. 9. 清嘉庆七年(1802)宋克传、克武两公为首兴建福建屏南广坑宋氏宗祠.祠堂面积约
二十二平方丈,分上下两厅.从下厅进上厅登石阶七级.正龛有宋七公同婆塑像.宗祠坐乙辰水出乾,系风水宝地,永造福子孙.1988年重修一次.每年正月十八日举行祭祠
85
福建宋氏(璠七公系)历史大事.播迁.坟莹.谱牒记
仪式.
10. 民国22年(1934)8月宋益琚公主持兴建福建政和镇前洋头宋氏宗祠. 2002年8
月重修一次. 土木建筑,上、下栋结构,面阔12米,进深17米,总面积204平方米.上栋为3楹明厅,立4排22柱,悬山顶,大厅正面建有12*1.6米之神龛,供奉该村始祖宋武八公等先祖.下栋重檐翅角,立4排14柱,左、右各建天井1个,天井间筑6级升堂阶3排与上栋相通. 洋頭關帝神廟始建清光緒二十三年間,集建築藝術之粹,而具奇特神韻,素“百廟獨尊”之美譽,是西裏重要歷史文化遺產。
11. 道光四年(公元1821年)政和洋后宋氏于建宋氏祠堂一栋,祠堂面积约二十余平
方丈,分上下两厅.从下厅进上厅登石阶三级.正龛有宋七公同婆塑像,政和洋后宋氏
于道光四年(1821)建福主神宫一栋.
12. 福建政和东平镇黄墩宋氏宗祠约建于乾隆二十年到四五(1755~1780)年,“宋氏宗
词”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篆刻于这座几百平方米的古祠堂的石门上方,祠内粉墙上
临摹有朱熹著名的“春香雪月”书法璧题,内容为“春报南桥川叠翠,香飞翰苑野图新,雪堂养浩凝清氣,月窟观空静吾神”。原祠内有牌匾八幅,现存“德高年卲”牌匾一幅。乾隆六十年(1795年)为时署政和县正堂彭思本书写“德高年卲”的牌匾, 赠黄墩给太学生宋登盛。嘉庆庚申年(1800年)黄墩建“慧智堂”成立的宗旨,表彰“慧智堂”捐建者的功德。“慧智堂”是宋氏为了启蒙子弟教育而设力的学堂。同时祠堂内还保存完好石碑一块.
13. 福建政和东平镇新口宋氏宗祠建于何时待考,外砖大门篆刻“宋氏宗词”四个遒劲
有力的大字,古祠堂规模宏大,约三百余平方米。
福建宋氏(璠七公系)播迁
1. 天海、天池公于宋朝始迁陈家山(即今福建屏南郑山村)开基蕃衍成屏南宋氏支派. 2. 宋十环公长子.十二公,天圣丙寅(1026)迁入东三百里福宁穆洋(今福安穆阳宋家
村)宋家凹.(现福安市、康厝乡、宋家村)公墓葬福安埔兜亭后金扇题诗形。
3. 宋计十公(约出生于1500年左右)为福建周宁泗桥坂坑村始祖.计十公重孙世国公
(约出生于1620年)于顺治年间(1644)由周宁洋尾迁居福安县.世国公之长子李发公(约出生于1660年其弟李盛、李兴、李隆)雍正年间(1723)又从福安县迁坂坑村.
3. 宋七郎公后孙继元公之子宋诸一公于元朝至正年间(1279-1368)从宋家山(现福建
屏南郑山村)迁居秀谷里村后又迁居竹园(现福建屏南溪坪村)开基. 又据说宋德一公之子宋诸一公于元朝至正年间迁居山東省,尊平府,永定县白马村。后又迁入古田,又迁居福州,又从福州迁居兴化,不久又迁回福州,最后从福州携眷属迁居竹园(今屏南溪坪)开基。尊为现居溪坪宋氏始祖。
86
福建宋氏(璠七公系)历史大事.播迁.坟莹.谱牒记
4. 宋万六公从宋家山(现屏南郑山村)迁居岭兜开基. 岭兜位于福建屏南双溪以东、前
洋、上七房两村之间.
5. 宋天池公裔孙宋福得公福转公、福潘公,于明朝弘治二年(1489)从福建屏南郑山迁
到屏南广坑(原名旧园溪和拱坑或贡坑)开基,宋福得公为福建屏南广坑开基祖.
6. 宋天池公后之第十八世裔孙元根公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3)由屏南迁居浙江丽水
石桥头建基创业。
7. 宋文振公为福建屏南棠口乡凤林村宋氏始祖.文振公从福建屏南郑山迁居埔亭(即今
屏南棠口乡凤林).
8. 福建屏南深洋村宋氏始祖可大公于清雍正年间(1724)只身由福建屏南仕洋村迁居深
洋.后世有朝藩公为邑庠生出仕, 春芳公为邑庠生.书载:“红梅初放,异地生香”以赞家道发达,人丁之兴旺.
9. 福建政和杨源上庄村(地理座标: 北纬27°06、东经119°01.)由福建屏南深洋村
宋氏始祖可大公后世朝良公迁居开基兴业.
10. 福建周宁盘龙村(今周宁县礼门乡深水岗村)由宋胜堂公于清朝道光年间(1822)
从 郑山迁居.
11. 宋天池公后之裔孙克武公于清朝道光二年(1822)从福建屏南县广坑迁居素园,为素
园村宋氏始祖.
12. 万七、万八、万九公迁福州.
13. 开锦公为屏南县双溪镇南山村宋氏始祖.
天普公之裔:
1. 宋天普公后五世孙小五公迁入福建政和县镇前宝岩坑里开基创业, 地理座标: 北纬
27°16、东经118°59.
2. 宁宗皇帝庆元三年(1197)小四公(荣直子.宋三孙).分居际谷庄上. 3. 小十二公(荣聪次子.宋一孙).分居古田兰溪失头(今屏南仕洋失桥头) 4. 小十九公(千五长子,宋六孙).迁福建建阳.又分一房到崇安(今武夷山). 5. 宋二公(绪长子.天普孙).分居仕洋居住其子孙茂盛矣.至光宗皇帝绍兴五年(1135)
仕洋一房分上建阳匕匕,一房分建安一房迁瓯宁一房分迁松溪县居住子孙清誉二百畲家并无离姓矣.
天惠公之裔:
1. 宋璠七公十世孙计十公(约出生于1500年左右)为福建周宁泗桥坂坑村始祖.计十公
重孙世国公(约出生于1620年)于顺治年间(1644)由周宁洋尾迁居福安县.世国公
87
福建宋氏(璠七公系)历史大事.播迁.坟莹.谱牒记
之长子李发公(约出生于1660年其弟李盛、李兴、李隆)雍正年间(1723)又从福安县迁坂坑村.
2. 宋璠七公第六世孙宋小公(十五子,宋九孙)、宋大公(十六子,宋九孙)福建政和镇
前西溪村开基.地理座标: 北纬27°09、东经119°09.
天养公之裔.
1. 宋七郎公第六世孙伯仓公于明正初年间(1370)迁福建镇前深渡坑村开基为入政第一
支宋氏.地理座标: 北纬27°11、东经119°09.
2. 宋七郎公裔孙文贤公于明正初年间(1375)从洋尾巷徙政和城关,后其九世孙宋之敞
复于清顺治十一年(1655)移居东平,遂蕃衍成福建东平宋氏支派.地理座标: 北纬27°25、东经118°38.
3. 宋七郎公第十世裔孙十一公顺帝永和五年(1330)迁福建政和镇前洋后村开基.地理
座标: 北纬27°14、东经119°05.
4. 宋七郎公第十一世裔孙益八公(生1360年),在明正初年间(1380),迁福建政和汀
源前村开基.地理座标: 北纬27°17、东经119°10.
5. 宋七郎公第十一世裔孙武八公(生1362年六月初九日戍时),在明正初年间(1380),
看中了位于关隶镇(今福建政和镇前镇)上游叁佰米的一个沟坡,地理座标: 北纬27°14、东经119°05.现在的福建302和202省道交汇处,遂在此安家落户。历经六百多年历史,成就\书香古村\洋头\。
6. 宋益八公后七世孙伯瑛公迁入福建政和县东平二十九都界口村(今新口村)开基创业,
伯瑛公为新口村宋氏始祖.地理座标: 北纬27°21、东经118°41.
7. 十二公(宋十长子.绾孙.此云十二公亦别自一人非即寺洋开祖之十二公也).分居福
安县地名宋家凹墓葬福安埔头亭后金扇题诗形.
8. 十七公(宋十次子.绾孙).居刘源其后子孙迁浦城. 9. 伯皎公(贵九公四子).分迁福建政和汀源前村打石凸.
10. 伯练公(贵九公五子).分迁洋上(今政和铁山镇大岭村). 地理座标: 北纬27°21、
东经119°57.
11. 伯艮公(贵九公七子).分居福建政和汀源黄畲(今外屯乡黄岭后).
12. 伯巽公(贵九公八子).分居福建政和镇前镇半源村与祖地.地理座标: 北纬27°18、
东经119°04.
璠七公之裔另迁外地.
1. 太子显德甲寅(954)京都廾七公讳枏公,仕御史,护忠,奸疾之,辞仕,举家九十八丁入后
浦(今周宁洒桥洋尾弄村).公二子:爗、熠,五孙:
8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