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宋氏(璠七公系)历史大事.播迁.坟莹.谱牒记
1. 天圣丙寅(1026)宋十公(环公)入东三百里福宁妙洋(今福安穆阳)宋家凹. 2. 丁卯丁六公(璋公)、丙三公(琛公)入崇安(今武夷山).后儿孙旺矣. 3. 明道癸酉(1033)乙九公(琰公)、丙五公(瑲公)入前衖坑. 4. 景佑乙亥(1035)丙六公入前门岭兜.
5. 庆历辛已(1041)丙柒公(璜公)、丁九公(瑾公)入禁军荣族矣. 6. 嘉泰三年宋闻礼公初由福建政和县继迁龙溪县,今后裔居福安县.
福建宋氏(璠七公系)坟莹
1. 宋璠七公墓在福建周宁县泗桥乡洋尾村“宋氏宗祠”后山岗. 本山坐寅兼艮三分. 唐朝
元祐元年(1086)十月廿五日亥时安葬.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四重修.贰零壹肆年十一月十八日三修.
2. 宋七郎墓在福建政和县镇前镇西溪村.墓碑铭“京兆宋七郎丙戌(986)降生,于年五十
六歲,迂定屴元年長生一所,辛兊發胐,三顿五伏迢迢,過乾亥加坎为主,坐艮向坤,脚下發元神水,折入丁長,長歸巽已大流,合得鈴籠曲水,五行具顺。此穴应发百子千孫,吉无不利。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十二月念日志,福州古田县匠人黄卞,阴阳姪世昕,姪延老书。
3. 宋天池、天海公系福建屏南郑山宋氏之始祖.墓葬张新前新前冈顶(郑山村东的中新前
祈岗顶).回龙朝天穴.
4. 宋三公墓在寨口长坂仔
5. 宋七一公.天海长子.又名缵.坟在前洋蒲村洋尾大林中挡后,犀牛望月形。 6. 宋七二公.天池长子.又名缇.妣:陈氏.墓葬福建屏南双溪铺边(墓葬前洋中冈坐南)
龟形.面前有“纱帽山”为案,也称“涵洞墓”.
7. 宋七四公.天池次子.(宋北公)又名纬.墓在上洋头(半挡月形半月沉江形,前有三
星为案.与九四妈仝穴七四妈另葬下坪路后冈上),坐乙辰.曾也有称“角公角婆”.
8. 宋千一公.七二长子,天池孙.墓在墓葬岭兜祭田后.
9. 宋千八公.七二次子,天池孙.墓在屏南郑山水碓坑花仔林与妣合葬,面前一笔峰为案. 10. 宋四大公.七四子,天池孙.墓在前洋大底岭庙前垅,与岭兜相共。
11. 宋六公.绪次子.天普孙.妣:黄氏.分居仕洋.与兄宋二公同葬在屏南仕洋下即宅坂鲤
鱼墓.坐落于福建屏南仕洋村东侧安宅坂自然后山上的”鲤鱼墓”子山午向.系宋氏在屏南的重点文物.该墓气势雄伟,龙真穴的,造型特异,做工精细,格式与莆田一带的宋氏古墓相似,在屏南独有.墓堂深十丈有佘,正面压碑为半月形,重千余斤,长六尺有余,墓堂七
89
福建宋氏(璠七公系)历史大事.播迁.坟莹.谱牒记
进,用方块石砌池七口池,从下至上逐级升起,每级有左右石梯备三阶,池从上至下逐个增大,十分壮观.1959年仕洋建电站被拆四池,今尚存三池.碑文有四行,左刻”咸淳丙午(1246)”,中刻”京兆二六宣义”,两旁刻有”陆氏+孺人”,”黄氏+孺人”.该墓曾被盗数次,几经重修,但旧貌依然.
12. 宋十五公.宋九长子.续孙.分居祖地.墓葬蛟龙潭后中岗. 13. 宋十六公.宋九次子.续孙.迁杨溪(分居洋尾).墓在杨溪殿后.
14. 宋继公.天养公长子.七郎公孙.一作吴有.配叶氏.公妣合葬赤岩田中老鼠形. 15. 宋十三公.宋七子,继孙.一行秀七.公坟在埕地茶坑上至溪源头大凹下至前山后至小
坑口直上至分水.
16. 宋十二公.宋十长子.绾孙.此云十二公亦别自一人非即寺洋开祖之十二公也.分居福
建福安县地名宋家凹墓葬福安埔头亭后金扇题诗形
17. 宋千四公墓在前洋岭兜后门坑头坵后岗上.
18. 宋十一公.洋后开基始祖.千二长子.小十四孙.公墓葬在大墓地方穴坐癸兼丑.妣某氏
名失妣墓葬在大墓地方穴坐子兼壬.
19. 宋德二公.千四次子.小十孙.分居仓失头匕匕.妣墓在福建政和汀源前村崇溪(前村寨
口)坐干向已牛皮邦地形.
20. 宋九公墓葬福建屏南仕洋村石壁故名宋公岩.
21. 宋诸一公同婆墓在福建屏南郑山村南五里的果台台丘后路上.
22. 宋武八墓在石丘后(位于福建政和镇前镇洋后村对面上马丘山,土筑,墓阔4米,长6
米,坐北朝南).妣妹娘底山村李仲富女,后妣生明洪二年己酉年九月初八日戊时卒于永乐二十二年甲辰十二月墓在洋头村新丘角尖小中心垅尾田傍边.
福建宋氏(璠七公系)谱牒记
1. 福建政和镇前洋头村《宋氏宗谱》于宣统三年辛亥(1911)纂修(原谱保存宋茂有处),
该谱是目前我族家谱中,书法优美,内容较为丰富,记载较为详细(主要是开基祖后二十几代都有出生年月记载)的一本族谱.1983年进行第二次修编。
2. 福建政和镇前洋后村《宋氏宗谱》于宣统三年(1911)岁次辛亥又六月纂修(原谱保
存宋东生处).1983年进行第二次修编。
3. 福建政和澄源乡前村《宋氏宗谱》于在清光绪六年(1880)纂修.宣统三年(1911)辛
亥续修一次,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86)三修《宋氏宗谱》。
4. 福建屏南县溪坪村《宋氏宗谱》于1992年重修.
5. 福建政和镇前西溪村《宋氏宗谱》纂修光绪初年(1875)(宋大公一派下日候公一支未
90
福建宋氏(璠七公系)历史大事.播迁.坟莹.谱牒记
与编辑),后修订于中华民国八年已未年(1920)保存宋祖传处.
6. 福建政和东平新口村《宋氏族谱》于1991年宋师林遍访祖地前村、洋头,历时一季编
修而成.
7. 福建政和东平村《宋天普公房谱记录》抄于2004年甲申秋月.现保存宋齐发处. 8. 福建政和镇前深度坑村《宋氏宗谱》1982年编修(原谱保存宋声琳处). 9. 福建周宁泗桥坂坑村《宋氏宗谱》纂修光绪四年(1879).
10. 福建政和宋氏《杂事记》手抄本,建炎庚戌年(1130)戊寅月壬戍旦抄.原件遗失,现复印件
保存宋林鹿处.此《杂事记》是目前保存最完好、时间最早文献资料.是研究、考证宋氏历史重要依据.
11. 浙江丽水石桥头宋氏《宋氏宗谱》重修民国乙亥年,始祖元根公,于清康熙年间(癸丑
年春),自福建寿宁徙居处州创立基业。其后寖昌寖炽,瓜绵椒衍,乃于咸丰癸丑始创立家谱。创始之初,仅抄旧牒一线之传,冀无残缺之虞,盖先世故盛族。兹谱者不过录其宗支之一派耳。是先世之创谱,所以尽尊祖敬宗之意,即温公家谱之滥觞也。本年夏,伯成、伯麟诸君子,见旧谱创造已阅八十余年,蠧蚀不完,乃议决倡修,欲承先德之遗意耳。现谱保存宋寅生处.
12. 福建屏南《宋氏联谱》由宋刘崇(督学)为首,召集各有关村理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
于1999年元宵续写结束.此间除通读有关谱谍外,还依照政和洋头《宋氏宗谱》,前村《宋氏族谱》及屏南溪坪、广坑、南山、周宁盘龙等村的《宋氏宗谱》的有关记载,再核对各村近代祖坟碑文、公婆图等史料,进行反复核对,经全体族人当面认可,终于大功告成.
9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