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提高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
1.(10分)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Im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 ) A.0m
B.0.5m
C.2m
D.1m
2.(10分)下列关于铅笔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平面镜高度小于铅笔,则铅笔的像将不完整 D.铅笔顺时针转过45°角,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3.(10分)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会变大 B.棋子A、B应该等大 C.茶色玻璃板可以用来成像 D.方格纸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
4.(10分)如图,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的光源“R”时,观察到的像是( )
A.
B.
C.
D.
5.(10分)“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如图,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页(共10页)
A.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D.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6.(10分)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时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当他向平面镜靠近2m后,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 ) A.离镜面1m,像的大小不变 B.离镜面1m,像变大 C.离镜面2m,像的大小不变 D.离镜面2m,像变大
7.(10分)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外形与A完全相同。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 C.眼睛应从A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A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仍与蜡烛B完全重合
8.(10分)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A. B.
第2页(共10页)
C. D.
9.(10分)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 B.小张的像逐渐变小 C.小张的像大小不变
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10.(10分)某中学生身高1.6米,经过学校正衣镜时,镜子里面有一个像,镜子高3m,则镜子里的像高为( ) A.1.6m
B.1.4m
C.4.6m
D.3m
第3页(共10页)
《平面镜成像》提高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
1.(10分)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Im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 ) A.0m
B.0.5m
C.2m
D.1m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人到镜的距离是1m,所以像到镜的距离也应是1m。 故选:D。
【点评】(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
(2)注意:“像与镜的距离”和“像与物的距离”两种不同的问法不要弄混。 2.(10分)下列关于铅笔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平面镜高度小于铅笔,则铅笔的像将不完整 D.铅笔顺时针转过45°角,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分析此题。 【解答】解:
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故B错误;
C、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故C错误; 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
第4页(共10页)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题目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属于热点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10分)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会变大 B.棋子A、B应该等大 C.茶色玻璃板可以用来成像 D.方格纸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
(2)实验中让A棋子与B棋子完全相同,B又与A的像完全重合,结果就得出A的像与A大小相同的结论;
(3)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4)方格纸每个方格距离相同,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
【解答】解:A、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不变,故A错误。 B、为了比较A的像与A大小相同的结论,棋子A、B应该等大,故B正确; C、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找到棋子A的像的位置,又看到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故C正确;
D、方格纸每个方格距离相同,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是考查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4.(10分)如图,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的光源“R”时,观察到的像是( )
第5页(共10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