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学年高一语文精品同步练习:2.6《鸿门宴》 新人教版必修1 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5:07: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鸿门宴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飨士卒( ) 犒劳( ) 鲰生( ) 卮酒( ) 有郤( ) 玉玦( ) ......樊哙( ) 目眦( ) 参乘( ) 彘肩( ) 刀俎( ) 杯杓(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距关,毋内诸侯 ( ) (2)张良出,要项伯( )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4) 令将军与臣有郤( ) (5)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素善留侯张良( ) (2)籍吏民 ( ) ..(3)范增数目项王( ) (4)因击沛公于坐( ) .. (5)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7)沛公起如厕( ) (8)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 ..4.解释本文中的成语 秋毫无犯: 劳苦功高: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5.文学常识填空: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______,______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曾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述,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体史书,共______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到______时期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 , ”。

6.名句填空。

(1)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__________________,天下皆叛之。 (3)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让:谦让。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过:责备。 ..C.大王来何操 操:拿,携带。 .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再拜:第二次拜。 ..8.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相去四十里//沛公已去 B.沛公不胜杯杓//不胜枚举 ....C.沛公安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D.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 ....9.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乃令张良留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公为我献之//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 ..C.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何辞为 ..10.选出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A.沛公安在 B.大王来何操 C.为之奈何 D.何辞为 【第二部分】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卮酒(zhì) 刀俎(zǔ) 杯杓(sháo) ...B.参乘(shènɡ) 瞋目(zhēn) 美姬 (jī) ...C.鲰生(zōu) 左尹(yī) 戮力(lù) ...D.玉玦(jué) 隔阂(hé) 披帷(wéi) ...2.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⑦皆为龙虎,成五采 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⑩毫毛不敢有所近

A.①③⑥⑦⑨ B.②④⑤⑦⑩ C.②④⑥⑧⑩ D.①③⑤⑧⑨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旦日飨士卒 B.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C.此其志不在小 D.常以身翼蔽沛公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旦日飨士卒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 B.乃令张良留谢//则与斗卮酒,哙拜谢 ....C.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 D.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6.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大王来何操 B.亚父者,范增也

C.得复见将军于此 D.若属皆且为所虏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

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

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

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葬:埋葬。 .B.愿沛公且留壁 壁:营垒,军营。 .

C.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啖:吃,这里是以利引诱的意思。 .D.不如因其解击之 解:通“懈”,松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沛公之从洛阳南出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B.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C.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 扣舷而歌之 ..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良运筹帷幄的一组是( ) ①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良引兵从沛公 ②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③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

④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⑤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⑥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在峣山下的秦将上当想要反叛秦王朝的情况下,考虑到士卒会不听从,让沛公带兵攻击秦军,取得大胜。

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促诸侯之会,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知道激流勇退。高帝对他的才能极为赏识,让他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委婉地拒绝了,于是被封为留侯。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3)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

2013学年高一语文精品同步练习:2.6《鸿门宴》 新人教版必修1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am7z65uv9555jc3wyf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