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论证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对比
整理人:天使之泪
建筑节能问题已然成为了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同时其也是关系到建筑技术发展方向的一个基本问题。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建筑的总能耗。本文详细阐述了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的含义及其发展现状,为我市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在当前乃至今后几年间无疑是建筑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建筑节能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是墙体保温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在我国新建建筑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墙体保温市场中,外墙外保温技术占据绝对优势,它为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外墙外保温市场存在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价格竞争失衡、工程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致使外墙外保温工程开裂、脱落、火灾等问题时有发生,工程质量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发展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不仅能丰富建筑结构体系,确保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与消防安全,更重要的是有效解决了保温系统与建筑墙体同寿命的关键问题,对于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健康发展具有十分
-1-
重要的意义。
1.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含义及分类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指集建筑保温隔热功能与墙体围护功能于一体、墙体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不但保温防火性能优良、质量安全可靠,而且能够实现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于实现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保民生的发展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有:CL结构体系、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自保温体系、砌块自保温体系(包括承重和非承重体系)、夹心复合墙砖砌块保温结构体系等,这些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并已开始大量的应用。
2.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相关政策
建筑节能与一体化技术相关标准规范的发布为一体化技术产品的生产、设计、施工、验收等提供了有力技术依据。目前,已发布实施《CL结构体系技术规程》、《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非承重砌块自保温体系应用技术规程》、《SK装配式墙板自保温体系应用技术导则》、《承重混凝土多孔砖自保温结构体系应用技术导则》、《居住建筑夹芯保温复合砖砌体结构体系应用技术导则》、
-2-
《AESI装配式墙板自保温体系应用技术导则》等七项标准规范。
3. 推行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必要性 3.1外墙外保温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自推行外墙外保温以来,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和改善。但伴随之而来的墙体保温与结构能否同寿命,墙体保温与安全防火能否兼顾,保温施工后空鼓、裂、脱落、火灾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又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建筑墙体保温技术,其理论寿命为25年(在保证产品质量、按规范施工的前提下),远低于建筑主体50年左右的设计寿命。25年后外墙保温极可能出现的脱落、如何维修等问题已被人们日益重视。那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大力推广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3.2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优点
与传统的外保温技术相比,一体化技术具有四大突出优点:一是节能保温措施与墙体同步施工,实现了与建筑物同寿命,保温层不再需要多次维修、更换;二是保温材料臵于墙体之中,采用现场装配或混粘土浇筑等方式施工,有效避免了外保温工程存在的空鼓、开裂、脱落等质量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工程消防安全隐患;三是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完全能够满足我省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通过采取
-3-
进一步的技术措施还可达到更高的节能要求;四是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人工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建筑成本,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3.3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主要创新点
(1)实现建筑材料防火向建筑结构防火的转变; (2)实现建筑保温二次施工向同步施工的转变; (3)实现保温寿命周期二十五年向与结构同寿命的转变;
(4)实现工程施工现场湿作业向工厂化、产业化转变。 4.加快我国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4.1加大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产品的引进和研发力度。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产品的引进和研发,为该技术的全面推广打好基础,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勘察设计及建设类企业和各建材生产商的潜能,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推广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不断加大建设科技投入力度,积极研究发展新型墙材。
4.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推广应用工作落到实处。推广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我国创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的重要内容,建议选择部分项目进行示范并给予政策扶持,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到推广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落实责任,确保推广应用工作落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