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真棒,这节课学习了有关水的知识,我们知道了水的作用很大,大家要爱惜水资源,节约用水,虽然本节课没有告诉你答案,但是你通过亲身体验,亲身感受,把问题一一解决了,这就是科学的方法,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将来会成为一名科学家。]
下课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内容是探讨“冷和热”的奥秘,引导学生从体验中孕伏新知,活动中发现新知,运用中深化新知。采用谈话、体验引入新课,组织学生做实验,指导学生参与活动,引导学生实践体验,观察总结结果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冷水和热水的特征,物质在热水里的扩散速度比冷水快,热水具有上浮性,还使学生建立了科学概念,获取了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课 温度计
教材分析:
《温度计》是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热》的单元教学内容中的第二课。属于观察实验活动课。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以“自主、合作、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探究精神。
学生分析:
学生是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系统地学习有关热的科学知识。第一节课《冷与热》时,是通过直观的方法即身体感觉物体、环境的冷与热,用手去感受水温的冷与热去认识冷与热的现象。《温度计》一课在前基础上,继续进一步学习热的知识:学习探测热的仪器的科学
5 理论知识,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温度计和应用温度计,使学生实现用理论研究科学,用实践来证明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学习,认识温度计结构,从而掌握如何读作和写作,这是正常使用温度计的基础知识。
(2)过各种实践活动,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温度计,从而培养观察能力
和应用能力
过程和方法:
(1)观察和实验
(2)正确使用和生活应用
(3)主要的教学方法:迁移法、观察法、发现法、讨论法、实验法
情感与发展:
(1)通过学习,懂得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了科学与医学之日新月异,造福人类社会,从而树立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让科学造福人类社会”的理想。
6 教学难点:
认识温度计结构(玻璃泡、煤油柱、(水银柱)、刻度、摄氏度单位和符号表示、如何读作和写作、探温计内的弯曲位设计)
教学重点:
温度计(气温计和体温计)的正确使用和日常应用
教学准备:
活动(一):普通气温计:认识温度计的结构
在烧杯内倒入不同的温度的水: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活动(二):气温计的应用
活动(三):体温计的应用〔名括传统型、掌上探温计和耳窝探温计(后两种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准备)〕(重点提醒:传统的医用体温针是用水银做,要轻拿轻放,以免打烂,若打烂了要清扫好现场,但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因水银有毒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学习任务:
(1) 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书本P2的图片和P6的图片,利用第1课《冷与热》教学内容,用身体感觉到环境的冷与热以及用手去感受冷水、温水与热水,这些全
7 (2) 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P7的图片(但事先把课题覆盖着)。我们可以凭生活经验和感觉来判断天气的冷与热,但如何知道具体温度呢?
(设计目的:运用知识迁移方法从旧知识引入,从“怎么知道哪个地方更热呢”这个句子,从引导学生想出用“温度计来测量”的方法,从而导出本节课的学习的内容:温度计)。老师由此说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温度计和温度计的应用(揭示课题、简单明瞭,直奔主题)
二、师生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1)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温度计的了解以及还想知道的
(设计目的:首先肯定学生所知道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带着继续探究的精神去学习新知)
(预设:学生可能会问到温度计是用什么来做的,或为什么要用水银来做等问题,老师可先肯定学生的好学精神,再重新点明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的问题留待以后进一步深入探究。)
(2)活动(一)认识温度计认识刻度及所表示的意义
A、 认识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及其单位和符号的表示法
B、 认识和学会温度的读作与写作(包括0度以下的的读作和写作)
C、 如何才能准确地读出温度计的度数(使用P9的讨论)(学生可试做)
讨论后教师小结:(1)玻璃泡不能位容器底及侧壁,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