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变原有实验教学依据理论教学的课程设置方式,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们对现有的实验课程进行了整合,开设了独立地反映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加强教学实验创新、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学生今后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5-0025-02
随着基础医学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以实验教学改革带动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由验证式实验教学转变为探究性、综合性实验教学。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医学人才,就要从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做起。传统的教学多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实验课教学目标定位不高,实验课仅仅作为理论课的附属和验证,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
课程,学科之间的界限过于明显,限制了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其内容也多陈旧零散,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这几年我们在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尝试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将实验课从原来的课程中独立出来,删减重复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以器官、系统或问题(疾病)为中心组织教学。
一 整合实验教学内容,设置综合的实验课程 1.医学机能学实验
将原来“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各自为政的学科的实验教学,整合为综合性机能实验,并通过实验课教学体现系统性教学,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既保持了我国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延续性,又吸取了以器官和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合理成分,使基础医学教育更趋完善。设想将一个系统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包括该系统生理学特征、病理生理学改变、药物治疗在内的、系统化的、整体化的综合实验。再将若干系统的综合实验有机地统一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课程。实验课不再是各科理论课教学的附属内容,而成为一门新的独立课程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内容设置指导思想是:(1)以训练基本实验技能为基础;(2)以系统综合实验为核心;(3)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重要考核内容。课程内容包括:(1)医学机能学实验基
本知识;(2)各学科的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3)按系统的融合实验;(4)病例讨论。 2.医学形态学实验
将原来“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寄生虫学”实验课程,这种以显微镜观察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程进行融合优化,形成不依附于理论课教学的、独立的形态学实验课程。内容设置指导思想是:(1)突出对学生处理具体问题能力的训练;(2)培养学生分析和辨认的能力。课程内容包括:(1)医学形态学实验基本知识;(2)各学科的基本实验,进行从正常形态到异常形态的观察;(3)按系统的融合实验;(4)病例讨论。
二 实验教学中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实验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种媒体,如幻灯片、录像和网络课程等,特别是教学网络的应用,使教学过程从传统模式转变成教与学的互动模式。学生不仅是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更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利用教学媒体去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如用网络查找文献,实验中遇到困难及时看操作录像或模拟实验等。这样不仅使教学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教学实验中心的网页、网络课程以及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网上交流互动(教案、答疑、信息反馈、参考资料等),促进实验
基础医学的教学,帮助学生课外自学、复习巩固和探索思考。目前上网的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实验平台、相关资源、交流平台、习题、部分授课录像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科技创新实验,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的操作技能。
三 建立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 1.编写合理综合的基础医学实验教材
编写符合新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教材,是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地对传统的实验教材进行改革,我们已编写了《医学机能实验学》《医学形态实验学》等教材。这些教材将多层次独立的实验课程进行跨学科综合,使分散在不同课程内的实验内容进行综合,使理论与实验形成整体结构,突出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2.改革基础医学实验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模块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形态学的解剖学应用“学生先进行自学,教师指导后进行探究”的“三段五自”教学法(理论讲解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