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一课时)(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
(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各部分及其对吸入空气的处理作用; (3)理解肺部适于气体交换的形态结构特点。 2.能力:
通过尝试和观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作用,倡导学生讲究个人呼吸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健康,关注环境质量的情感。 〖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确定
第10章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一节,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呼吸系统的组成;一是呼吸的全过程。而后者又包括“呼吸运动与肺通气”“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知识点。
据报道,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在我国逐年上升。根据我国1992年的死因调查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病情的加重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所以我认为对学生渗透讲究呼吸卫生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情感教育非常必要。因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只安排了“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一个知识点,其他内容另安排一课时进行。 2.教学环节的设计
本节课通过两个尝试活动(①屏住呼吸能坚持多久,②吞咽和呼吸能同时进行吗)、一组讨论题(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清洁、温暖、湿润作用)以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展示,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电化教学达标的市直学校,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等电化教学设施齐全。生源主要来自城市,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相对较多,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且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及空气污染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但由于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在讲究呼吸卫生、关注他人健康方面做得并不是太好,因此还需用心帮他们纠正一些不良的呼吸卫生习惯,培养他们关注环境、关注他人健康的情感。
初一学生思想活跃,学习热情高,参与意识强,也是本节课顺利进行的条件保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那么人类要生存,离不开什么呢? 生:食物、水、空气等。
师:据测定,一个人不进食不饮水最多能活7天,不进食但饮水能活10天。那么不呼吸呢?
生:七嘴八舌。
师: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大家先深吸一口气再屏住呼吸,试试能坚持多久。 生:吸气屏息,很快就坚持不住了。 师:再坚持一下,使劲坚持。
生:在接近一分钟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都坚持不住了,迫不及待地松了一口气 师: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人离不开呼吸,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
(二) 复习
师: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呼吸作用的意义。谁来说说?
生: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可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三)学习新课
师:说得非常好。同学们认为呼吸是通过人体的哪一个系统来完成的呢? 生:呼吸系统。
师:请同学们接着思考。我们刚才深吸了一口气,那么外界气体都经过哪些器官才到达我们体内呢?
生甲:鼻、喉、气管。 生乙:还有咽、支气管和肺。
师:还有别的观点吗?请看大屏幕(投影展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并完成相关的题目。 呼吸系统 呼吸道:由_、_、_、_、组成 __
生:(观察、思考、完成思考题。) 师生交流
师:(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之间的交流,我们知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呼吸道又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部分组成的。
教师板书: 呼吸系统:呼吸道,肺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师:呼吸道和肺在呼吸过程中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生:呼吸道是外界气体进入肺内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在刚才的深吸气中,外界气体是经过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进入我们的肺内的,呼气时肺内的气体反向排出,所以说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在小学的自然中做过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说明吸入的气体在肺内进行了交换,所以说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师:他说得好不好?非常棒!他很善于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也很善于推理。他所提到的这个实验作为课下作业,本周活动课生物实验室对大家开放,大家可以去做这个实验,下节课交流。不过有一点他表达不是太完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不仅仅是肺内气体交换的结果,还有其他原因,请同学们课下思考,我们下一节课解决。 师:我们先来认识肺,请看大屏幕。(展示气管、肺和肺泡) 生:观察,思考肺的位置、结构和肺部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师生交流:位置――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结构――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肺部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仅由单层细胞组成。(教师板书: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个尝试。首先呼吸,接着吞咽,然后再试一试两个动作能否同时进行?
生:尝试吞咽和呼吸。(结论是两个动作不能同时进行)
师:有的同学在吃饭时喜欢大声说笑,爸爸妈妈对此是什么态度?易发生什么状况?你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吗?
生:爸爸妈妈不让大声谈笑,我有过类似的经历,结果呛着了,引起剧烈地咳嗽。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看大屏幕(展示呼吸和吞咽时会厌软骨的位置变化)。 生:观察、思考。
师生交流: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呼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所以我们在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