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 室内覆盖设计指导书 内部公开
Downlink Requirement Items DL-1 DL-2 DL-3 DL-4 DL-5 DL-6 DL-7 DL-8 Descriptions Data Rate Maximum no. of carriers Cut-in Common Pilot Channel (CPICH) power per carrier Maximum composite power to POI Minimum Carrier-to-Intermodulation Minimum CPICH signal level* (MinDownLev) at user terminal per carrier Minimum percentage of time of measurements > MinDownLev Minimum percentage of area of measurements > MinDownLev Data 384 3 30 43 45 -85 90 90 Data 384 21 -98 33 -90 90 90 Unit kbps no. dBm dBm dBc dBm % % Unit Kbps dBm dBm dBc dBm % % Uplink Requirement Items UL-1 UL-2 UL-3 UL-4 UL-5 UL-6 UL-7 Descriptions Data Rate Transmit power at user terminal Maximum noise received power level at no load at 3840kHz at POI Minimum Carrier-to-Intermodulation Minimum uplink signal level** (MinUpLev) at POI Minimum percentage of time of measurements > MinUpLev Minimum percentage of area of measurements > MinUpLev 在上述IRS系统中,明确说明如果B运营商的WCDMA信号源引入A运营商的IRS系统,只要保证B运营商的WCDMA输入信号每载频导频功率大于30dBm且不高于43dBm的情况下,就可以保证在90%时间内90%区域内的384K业务下行接收的Ec大于-85dBm且基站上行接收Ec大于-90dBm。
在IRS系统设计时候,对于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分析POI leader提供的IRS系统规格说明,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
3.6.4 不同运营商的WCDMA系统间干扰分析(可选)
现网中,WCDMA运营商将会不止一家,所以不同运营商同系统间的干扰问题也必须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阶段予以考虑。一般我们在室内覆盖设计干扰考虑的时候,需要考虑频段相邻两个运营商之间的干扰问题。
假设运营商A和运营商B存在邻频,我们设计运营商A的室内分布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种场景,分别考虑如何对于每种场景下的干扰进行规避。
下面分别以三种场景来进行分析:
2010-01-31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9页,共66页
WCDMA 室内覆盖设计指导书 内部公开
1. 在运营商A的室内分布系统和运营商B的室外宏蜂窝之间,运营商A的室内分布系统可能
会收到来自运营商B,属于室外宏蜂窝终端的上行干扰; 场景一:
图5 运营商A的室内分布系统和属于运营商B室外宏蜂窝的终端间的干扰
这种场景主要考虑运营商B的终端和运营商A的室内分布系统基站间的最小耦合损耗,包括第一邻频泄漏比和第二邻频泄漏比,运营商A可以尽量避免和运营商B存在第一邻频干扰问题,从而得到更好的网络质量,在判断和分析邻频干扰时可以依据运营商A现有的GSM系统测试信号电平进行反推WCDMA干扰门限,详见下表。
表11 运营商B的宏蜂窝对于运营商A的室内分布干扰预算门限
在上面表格中,噪声上升容忍度30dB是来自于协议TS 25.104中的7.2,描述的是NodeB接收机的动态接收范围,协议中建议的最大容忍干扰是-73dB,也就是说在底噪之上的噪声上升容忍度为32dB,保守设计将噪声上升容忍度设置为30 dB 。
对应上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据GSM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实测结果, BCCH接收电平超过-23.5dBm的点,此分布系统有可能受到干扰,需要更改配置,加大最小耦合损耗。
2010-01-31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0页,共66页
WCDMA 室内覆盖设计指导书 内部公开
2. 第二种是运营商A的终端在运营商A的室内分布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干扰问题。 场景二:
图6 运营商A自身的干扰
运营商A的手机距离其自身的室内分布系统天线很近的时候,在NodeB接收端会产生突发的噪声抬高。在UE的最小发射功率内,无论如何是不能通过功率控制来限制噪声上升的。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可能会对系统产生影响的最小耦合损耗,也可以通过GSM信号接收电平来等效WCDMA最小的耦合损耗来判断可能的影响,详见下表。
表12 运营商A自身的干扰预算门限
3dB的容忍噪声上升源于这样的假设,距离天线更远的手机(有更大的路径损耗)有3dB的功率余量来克服距离天线更近的手机的突发干扰。如果被估计的功率余量比假设的更高的话,那么通过GSM信号电平反推得到的数据更加宽松一些,一般来讲只要分布天线正下方的GSM信号电平在-19dBm之下就不存在这类问题。
结论:
为了保证满足最小耦合损耗的要求,实际工程中,天线的安装位置一般比较高,天线口导频功率不超过5dBm。对于层高较低的建筑物,天线安装位置一般要离人群经常使用UE的位置稍远一些,以满足最小耦合损耗的要求。
2010-01-31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1页,共66页
WCDMA 室内覆盖设计指导书 内部公开
3.6.5 室内外干扰控制方法(必选)
1. 控制过多室外信号进入室内
要控制过多的室外信号进入室内:实际工程中,一般室内小区信号边缘场强要比室外高5dB左右。
A:通过调整室外基站的天线下倾角和方向角,来控制室外基站信号进入室内的强度。 B:通过改造室内分布系统,增加室内天线等方法来增强室内信号的强度。 C:采用合理的切换策略,设置合理的切换参数。比如采用室内外异频策略等。 2. 控制过多室内信号泄漏到室外
A:天线位置合理布局和天线口功率合理分配,防止室内信号过多外泄。 B:小功率多天线的“滴灌覆盖技术”,防止室内信号过多外泄。
3.7 室内分布系统参数设计(必选)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一般采用华为公司默认基线参数配置。
3.8 器件选择(必选)
3.8.1 室内分布系统中合路器滤波器的选择
根据3.6节中杂散、互调、阻塞三种干扰的计算方法,计算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器件所需的隔离度要求,然后根据隔离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合路滤波器。
在选用合路器和滤波器的时候,注意考虑器件性能指标包括:频率范围、插入损耗、隔离度、功率容限和驻波比等关键指标;在实际室内分布系统中一般使用的都是双工滤波器,如果双工滤波器不能满足隔离度要求,则需要增加滤波器提高隔离度。
cross band coupler为常用的室内分布系统双频段合路器,主要的性能指标就是要考虑系统间隔离度、插入损耗以及三介交调等;尤其是插入损耗不能太大,否则对原系统的影响较大。
同时多频段合路器以及POI等也是属于室内合路器的范畴。
2010-01-31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2页,共6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