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关于核苷酸生理功能的错误叙述是
A.作为生物体的直接供能物质 B.作为辅酶(基)的成份 C.作为生理、生化调节剂 D.作为核酸的基本结构成份 E.以上都不对
13.在核酸分子中单核苷酸的彼此连接是靠
A.磷酸二酯键 B.氢键 C.盐键 D. 糖苷键 E.疏水键 14.DNA的一级结构是指
A.各种核苷酸分子中组成分子的连接方式 B.DNA分子中连接多个单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
C.脱氧核苷借,-5'-磷酸二酯键按一定排列顺序形成的多核苷酸链 D.DNA的双螺旋结构 E.以上都非所指 15.1955年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A.Watson-Crick B.Sanger-Embden C.Krebs-Henselict D.Pastea-Crabtree E.Michadis-Menten
16.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学说的主要依据是 A.-DNA是细菌转化因子 B.细胞的自我复制
C.一切细胞都含有DNA D.chargall规律和x线衍射图谱分析 E.以上都不是主要依据
17.维持DNA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A.盐键 B.糖苷键 C.二酯键 D.氢键 E.堆积力 18.关于Watson和Crick模型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DNA两条链相互平行方向相反 B.两条链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C.两条链缠绕成右手螺旋
D.磷酸和核糖在内侧,碱基在外侧 E.A-T和G-C配对
19.与核酸氢健有关的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氢键形成发生在嘌呤碱与嘧啶碱之间 B.A-T(U),G-C之间形成的氢键数不等。
C.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靠碱基间氢键的形成
D.5-甲基胞嘧啶不干扰氢键的形成E.5-甲基胞嘧啶影响DNA的稳定性 20.-DNA分子中,A含量为15%,则C含量为
A.15% B.20% C.25% D.30% E.35% 21.溶液中DNA分子最稳定的构象是
A.A型 B.B型 C.C型 D.D型 E.E型 22.DNA在溶液中的不同构象是由于
A.盐的种类不同 B.溶液PH不同 C.含水量不同 D.溶液温度不同 E.溶液离子强度不同
23.真核生物DNA缠绕在组蛋白上构成核心颗粒,该颗粒含有的蛋白质是 A.H1,H2,H3,H4,各两分子 B.H1A,H1B,H2A,H2B各两分子 C.H2A,H2B,H3A,H3B各两分子 D.H2A,H2B,H3,H4各两分子 E.H2A,H2B,H4A,H4B各两分子 24.关于组蛋白错误叙述是
A.是分子量较小的碱性蛋白 B.实含精氨酸和赖氨酸
C.具有种类繁多的非同源分子结构 D.按比例非共价与DNA结合 E.氨基酸组成和顺序有种间同源性
7
25.分子量为3×10的双股DNA分子,其长度为(NMP分子量平均为309,) A.14.5049微米 B.15.5049微米 C.16.5049微米 D.17.5049微米 E.18.5049微米 26.真核细胞的DNA无
A.卫星DNA B.编码顺序 C.重复顺序 D.转座子顺序 E.质粒顺序 27.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结构基因可能是
A.单拷贝顺序 B.回文顺序 C.中度重复顺序 D.高度重复顺序 E.以上可能都是 28.细菌染色体DNA属于
A.线状单链 B.环状单链 C.线状双链 D.环状双链 E.封闭末端双链 29.多tRNA结构的特征是
A.5'-末端的几个碱基总与近3'-末端的几个碱基配对
B.3'-末瑞总有3个不配对碱基组成
C.T C环含有二氢尿嘧啶 D.反密码环的反密码子第一个碱基都是I E.额外环的碱基数目是恒定的
30.关于tRNA分子的下述各项,哪项是错误的?
A.在RNA中它是最小的单链分子 B.tRN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形 C.在RNA中tRNA含稀有碱基最多 D.三级结构为倒“L”型 E.以上都不对
31.真核细胞凯mRNA中帽子结构中最多见的是
A.m7ApppNmp(Nm)PN B.m7GpppNmP(Nm)PN C.m7UpppNmp(Nm)PN D.m7CpppNmp(Nm)PN E.m7TpppNmp(Nm)PN 32.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都具有
A.多聚A B.多聚U C.多聚T D.多聚C E.多聚G 33.关于DNA的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DNA在1molKOH溶液中易被水解生成2'-或3'-脱氧核苷酸 B.在DAN变性过程中,总是G-C对丰实区先融解分开,形成子泡
C.?不同来源的DNA链,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分子杂交是由于它们有崐共同的碱基组成 D.用二苯胺法测定DNA,必须用同源DNA作标准样品
E.在酸性条件下,DNA分子上的嘌呤不稳定,易被水解下来 34.用稀碱水解RNA的产物是
A.均为5'-核苷酸 B.均为3'-核苷酸 C.均为2'-核苷酸 D.为5'-核苷酸和2'-核苷酸 E.为3'-核苷酸和2'-核苷酸 35.关于核酸理化性质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核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60nm处 B.DNA在中等酸质溶液中能形成无崐嘌呤核酸CDNA在中等酸度溶液中能形成无嘧啶核酸
D.DNA的变性温度通常都在80-100°C E.RNA有双螺旋区,遵循碱基崐配对规律 36.多数核苷酸对紫外光吸收峰位于
A.230nm B.240nm C.260nm D.280nm E.360nm 37.核酸紫外吸收特性来自于
A.5'-磷酸核糖 B.5'-磷酸脱氧核糖 C.磷酸二酯键 D.嘌呤和嘧啶碱基 E.以上都不对 38.DNA大小的表示方法不包括
A.沉降系数 B.分子量 C.分子长度 D.分子体积 E.碱基对数目 39.不能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是
A.酸 B.碱 C.尿素 D.热 E.硫酸铵 40.DNA热变性是指
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B.DNA分子进一步超螺旋 C.DNA分子中碱基丢失,数目减少 D.DNA双螺旋分子解链 E.以上都不对
41.图中哪个原因箭头可指的位点表示Tm值
A(A) B(B) C(C) D(D) E(E) 42.DNA在梯盐中的Tm值多在
A.50°--60°C B.60°--70°C C.70°--80°C D.80°--90°C E.90°--100°C
43.双链DNATm值较高的原因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的含量高所致 A.G+A B.C+G C.A+T D.C+T E.A+C 44.关于DNA变性后特点的描述,哪点是不对的?
A.氢键断裂双链分开 B.粘度下降 C.对紫外光的吸收增加 D.碱基相互聚合 E.变性是可逆的 45.DNA分子在染色体内被压缩为原长度的
A.1/80 B.1/800 C.1/4000 D.1/10000 E.1/80000 ^^ (三)、酶化学(58题)
1.下列有关酶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酶有高度的特异性 B.酶有高度的催化效能 C.酶能催化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 D.酶具有代谢更新的性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