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估算的依据
1、专门机构发布的建设工程造价构成、估算指标、计算方法以及其他有关计算工程造价的文件。
2、专门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计算办法和费用标准以及政府部门发布的物价指数。
3、类似工程的造价指标
4、业主有提供的资料(依具体情况而定) 二、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投资估算范围及一些基本指标的说明 三、投资估算
1、分别估算各单项工程所需的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室外工程费。
2、在汇总各单项工程费用的基础上,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一般取5%)。
3、建设期贷款利息
=(上一年度累计本息合计+本年度贷款数额/2)*贷款利率,建设各年利息之和为建设期贷款利息
4、估算流动资金
一般以扩大指标法计算,取固定资产投资或销售收入的%点,不同项目,根据需要取不同的比例
四、资金筹措计划
资金渠道主要有:1、项目法人自有资金 2、政府财政性资金 3、国内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 4、国内外证券市场资金5、国内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6、外国政府、企业、团体、个人等的资金7、国内企业、团体、个人的资金
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
作为评价项目是否可行的一个主要指标,较为复杂,也是报告的重点。 一、财务评价的依据
1、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3版)
3、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估方法》 二、主要参数的选取 1、项目计算期的选取
2、各项税费的取值执行现行规定:
企业产品增值税率为17%,城乡建设维护税5%,教育附加4%,企业所得税25%(不同行业有所区别);
3、主要参数
(1)财务基准收益率i=? (2)银行贷款年利率
(3)固定资产净残值率按?%;建筑物中车间厂房的折旧年限按?年,非生产用房的折旧年限按?年,其他建筑物折旧年限按?年;生产设备中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按?年,工器具及生产用家具折旧年限按?年;其他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按?年;年折旧额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无形资产摊销年限按?年。递延资产摊销年限按?年。
三、成本及销售测算
1、外购原辅材料费估算(编制外购原辅材料费估算表) 2、外购燃料动力费估算(编制外购燃料动力费估算表) 3、工资及福利费估算(编制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 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5、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估算(编制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估算) 6、总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项目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计算 编制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计算表 四、财务评价
根据财务分析报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计算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静态:静态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动态: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净现值(FNPV)
偿债能力分析: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 五、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2、敏感性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五章 国民经济评价
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一、识别国民经济的费用和效益 二、测算和选取影子价格 三、编制国民经济评价报表 四、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范围 : 1、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益性项目 2、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价值的项目 3、资源开发项目
第十六章 社会评价
一、社会影响分析
1、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收入的影响
2、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就业的影响
4、项目对所在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建设和运营使哪些人受益或受损,以及对受损群体的补偿措施和途径。
5、项止对所在地区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
6、项目对当地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和城市化进程等的影响 二、互适性分析
1、分析预测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态度。 2、分析和预测项目所在地区的各类组织对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态度
3、分析和预测项目所在地区现在技术、文化状况能否适应项目建设和发展。 三、社会风险分析
分析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那些可能诱发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的项目要注重这方面的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四、社会影响评价结论
第十七章 风险分析
重点和难点在于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根据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风险因素的识别
1、市场风险:市场供需情况与预测值发生偏离;项目产品市场竞争力或竞争对手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项目产品和主要原材料的实际价格与预测值发生重大偏离。
2、资源风险:指资源开发项目的资源储量、品位、可采储量、工程量与预测值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开发成本增加,产品产量降低或者开采期缩短。
3、技术风险:项目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可得性与预测方案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生产能力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质量达不到预期要求。
4、工程风险: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与预测值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工程量增加、投资增加、工期拖长。
5、资金风险:资金供应不足或者来源中断导致工期拖延甚至被迫终止,利率汇率变化导致融资成本升高。
6、政策风险: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政府政策做出重大调整,项目原定目标难以实现甚至无法实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