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s???()3?1.41
e4栅后槽总高度H
取栅前渠道超高 h1=0.3m
栅前槽总高度:H1?h?h2=1.0+0.13=1.13m 栅后槽总高度:H?h?h1?h2=1.0+0.3+0.13=1.43m 格栅总长度L?L1?L2?0.5?1.0?⑨ 每日栅渣量W
H1?4.8?2.4?0.5?1?0.7?9.4m
tan60?W?Qw1?864001.884?0.05?86400??6.78m3/d
K总?10001.2?1000宜采用人工清渣(取K总=1.2)。
3.2 提升泵房
3.2.1设计依据
《室外排水规范》GB50014-2006中规定如下:
1)排水泵站宜按远期规模设计,水泵机组可按近期规模配置。 2)排水泵站宜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
3)抽送会产生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水泵站,必须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排水泵站的建筑物和附属设施宜采取防腐蚀措施。
5) 雨水泵站应采用自灌式泵站。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宜采用自灌式泵站。
6)泵房宜有二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应能满足最大设备或部件的进出。
7) 污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确定。 8) 雨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设计流量计算确定。当立交道路设有盲沟时,其渗流水量应单独计算。
9)污水泵和合流污水泵的设计扬程,应根据设计流量时的集水池水位与出水管渠水位差和水泵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以及安全水头确定。
10) 集水池的容积,应根据设计流量、水泵能力和水泵工作情况等因素确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 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 注:如水泵机组为自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6次。 ?雨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
? 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
9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3.2.2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max?1.884m3/s
3.2.3 设计计算
污水提升前水位45m(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提升后水位55m(即细格栅前水面标高)。
所以,提升净扬程Z=55-45=10m 水泵水头损失取2m
从而需水泵扬程H=Z+h=12m
采用MN系列污水泵(30MN-33B) 该泵提升流量5000m3/h,扬程13.6m,转速415r/min,功率153.96Kw,效率90%。 占地面积为π*25=78.54m2,即为圆形泵房D=10m,高12m,泵房为半地下式,地下埋深7m,水泵为自灌式。 泵房草图
±0.00中格栅进水总管吸水池最底水位 污水提升泵房计算草图
3.3细格栅
3.3.1设计依据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5.1.1]:
10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栅渣量与地区的特点、格栅的间隙大小,污水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等因素有关。在无当地有运行资料时,可采用: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3栅渣/103m3污水;格栅间隙30-50mm, 0.03-0.01m3栅渣/103m3污水。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3 规定:
1) 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必须设置格栅。 2) 格栅栅条间隙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 粗格栅:机械清除时宜为16~25mm,人工清除时宜为25~40mm。特殊情况下,最大间隙可为100mm;
? 细格栅:宜为1.5~10mm;
? 水泵前,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3) 污水过栅流速宜采用0.6~1.0m/s。除转鼓式格栅除污机外,机械清除格栅的安装角度宜为60°~90°。人工清除格栅的安装角度宜为30°~60°。
4) 格栅上部必须设置工作平台,其高度应高出格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工作平台上应有安全和冲洗设施。
5) 格栅工作平台两侧边道宽度宜采用0.7~1.0m。工作平台正面过道宽度,采用机械清除时不应小于1.5m,采用人工清除时不应小于1.2m。
6) 粗格栅栅渣宜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细格栅栅渣宜采用螺旋输送机输送。
3.3.2设计参数:
①设计流量:
平均日流量:Qd?1.57m3/s
最大日流量:Qmax?Kd?Qd?1.2?1.57m3/s?1.884m3/s ②栅前流速v1=1.0m/s,过栅流速v2=0.9m/s ③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e=9mm ④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α=60° ⑤单位栅渣量ω1=0.06m3栅渣/103m3污水
3.3.3 设计计算
确定格栅前水深:栅前水深h取为1.0m; 栅条间隙数n
n?Qmaxsin?1.884sin60???216
ehv20.009?1.0?0.9栅槽有效宽度
B?s?(n?1)?e?n?0.01?(216?1)?0.009?216?4.094m,取4.1m。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1
11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L1?B?B14.1?2.0??2.9m
2tan?12tan20?其中α1为进水渠展开角为20?,进水渠宽B1=2.0m。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
L12.9??1.45m 22过栅水头损失(h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 L2?v20.92h2?kh0?k?sin??3?2.79?sin60??0.30m
2g2?9.81其中:
h0:计算水头损失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
s???()3?2.79
e栅后槽总高度H
取栅前渠道超高 h1=0.3m
栅前槽总高度:H1?h?h2=1+0.3=1.3m 栅后槽总高度:H?h?h1?h2=1.0+0.3+0.3=1.6m 格栅总长度L?L1?L2?0.5?1.0?⑨ 每日栅渣量W
4H1?6.6m
tan60?W?Qw1?864001.884?0.05?86400??6.78m3/d
K总?10001.2?1000宜采用人工清渣(取K总=1.2)
3.4 沉砂池
3.4.1设计依据
沉砂池的作用是从污水中将比重较大的颗粒去除,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将沉砂池的进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