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表5.2 污水管渠水力计算表(铸铁管) 管渠及构筑物名称 出水口至巴氏计量槽 巴氏计量槽 巴氏计量槽至 接触池 接触池 接触池至 配水井 配水井 配水井至二沉池 二沉池 二沉池至配水井 配水井 配水井至A/A/O池 A/A/O池 A/A/O池至配水井 配水井 配水井至初沉池 初沉池 初沉池至配水井 配水井 配水机至沉砂池 沉砂池 沉砂池至细格栅 细格栅 细格栅至污水提升泵房
流量 管渠设计参数 D (mm) 700 500 600 600 600 600 500 600 500 800 600 500 I(‰) 2.76 4.10 1.46 1.46 1.46 4.10 4.10 4.10 4.10 2.76 1.46 4.10 V (m/s) 1.27 1.25 0.87 0.87 1.25 0.97 1.25 0.97 1.25 0.96 0.97 1.25 L (m) 100 20 30 20 15 25 35 10 30 35 0 10 水头损失(m) 沿程 0.28 0.08 0.04 0.03 0.06 0.10 0.14 0.04 0.12 0.10 0 0.04 局部 0.10 0.20 0.06 0.30 0.33 0.20 0.20 0.50 0.04 0.20 0.25 0.45 0.15 0.20 0.17 0.50 0.13 0.20 0.25 0.25 0 0.10 0.12 合计 0.38 0.20 0.14 0.30 0.37 0.20 0.23 0.50 0.10 0.20 0.35 0.45 0.29 0.20 0.21 0.50 0.25 0.20 0.35 0.25 0 0.10 0.16 ?Ls? 490 490 245 490 245 490 245 245 245 490 245 245 245 490 245 245 245 490 490 490 245 245 245 29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至中格栅 中格栅 进水管 490 245 490 490 500 700 4.10 2.76 1.25 1.27
0 0 0 0 0.20 0 0.15 0.20 0.20 0 0.15 0.20 管渠局部阻力系数计算 :
1)细格栅至污水提升泵房有一个闸阀,一个止回阀,局部阻力系数为0.06+1.6=1.66;
2)配水井至沉砂池有一个闸阀,一个止回阀,局部阻力系数为0.06+1.7=1.76,一个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局部阻力系数为:0.1+0.44=0.54;
3)A/A/O反应池配水井,一个闸阀,局部阻力系数为0.06; 4)二沉池至A/A/O反应池,一个闸阀,局部阻力系数为0.06;
5)紫外消毒间至二沉池有一个突然的缩小,局部阻力系数为0.5,另有两个90°弯头,局部阻力系数为:1.02,两个闸阀0.12。
5.2.3污水处理构筑物高程确定
1)计算污水厂处的设计水面标高
根据设计资料,该污水处理厂外河底标高为5.80m,河流水位控制在7.00-7.50m。
而污水厂厂址处的地坪标高基本上在9.00m左右,厂外河流最高水位7.50m(相对污水厂地面标高为-1.50m)。 2)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确定
首先根据污水厂外河流的水位和排水管道的一般埋深确定出水管的高程,然后根据各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和管道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并结合设计计算依次倒推出各构筑物的水面高程,池顶标高和池底标高,具体结果见污水、污泥处理流程图。
30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表5.3 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及池底标高 构筑物名称 进水管 中格栅前 中格栅后 泵房集水井 细格栅前 细格栅后 沉砂池 配水井 配水井 二沉池 配水井 接触池
水面标高(m) 7.20 7.08 7.00 6.80 14.69 14.37 14.37 13.77 12.61 11.02 10.29 9.28 池顶标高(m) 7.50 — — 8.00 -- 14.67 14.67 14.10 12.91 11.32 10.59 9.58 池底标高(m) 6.70 6.58 5.00 4.80 13.79 12.45 12.45 10.77 9.91 5.47 7.59 6.80
31
参考文献
[1]高廷耀等,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姜乃昌,水泵与水泵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北京市政设计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5、8、9、10、11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4]杨岳平等,.废水处理工程及实例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5]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院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6]郑铭主编,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7]王海山等,给水与排水常用数据手册,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化工、机械、建筑设计规范. [9]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10]污水除磷脱氮技术研究与实践 P174-178.
[11]污水处理的氧化沟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1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11.12 [13]其它与设计题目有关的资料.
32
致谢
课程设计即将完成之际,我衷心感谢康海彦、朱新峰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亲切关怀。她们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宽厚待人的高尚品德,以及对教学科研事业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都使我铭记在心,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我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无不倾她大量的心血,给予了我许多的启发和帮助。
课程设计是我们从大学走向工作的重要的一步。从最初的学习、理解、消化直到完成设计。期间,查找资料,老师指导,与同学交流,反复研究,每一个过程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和充实。
此次课程设计是我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一次实际检验和巩固,比如学会了查找相关标准,分析数据,了解了许多其它类似课题的原理和方法,同时也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热身。
最后,再次的感谢康海彦、朱新峰老师,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我的老师、同学表示深深的谢意!
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