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十四 资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
时间:40分钟 分值: 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广州模拟)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D ) A.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正确。
2.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 B ) A.2002~2005年 C.2008~2011年
B.2005~2008年 D.2011~2014年 B.重庆、四川 D.新疆、陕西
解析:图示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重心向西北大幅移动,说明西北地区增长快,则
解析:西气东输工程使东南部天然气消费增加,受其影响,天然气消费重心应向东南移动;图示2005~2008年,消费重心向东南移动幅度最大,故B正确。其他时段重心移动距离小,或移动方向与西气东输方向不一致。
(2019·太原模拟)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C )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④南水北调,引长江水入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原因是流域内水资源利用未能够协调好,上游地区用水量大,下游水资源减少。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少,再加上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缺水补给,
所以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南水北调,引长江水补充黄河水量。而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是不正确的。
4.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D ) 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C.②③
被覆盖好,河流泥沙含量较少。
(2019·阜新模拟)在广州、佛山两市政府负责人签署的《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广佛两地要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这四个领域率先尝试同城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B.③④ D.①④
解析:黄河中游地段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多,而上游地段自然条件好,植
5.广佛同城化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 D )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 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③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 ④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广佛同城化对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用地规模影响不大,但对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产业布局等的影响显著,同时也会使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6.广佛同城化后,其GDP总量直逼上海,但与上海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 A ) ①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 ②人才资源不够丰富,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
③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 ④经济辐射能力强,使经济腹地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广佛同城化会促使生产成本下降、经济腹地扩大,这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019·广东深圳模拟)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100%清洁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范围的清洁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右图示意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C ) ①地域广,土地辽阔
②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 ③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④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⑤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
解析:青海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而地势落差大;且海拔高而冰川积雪面积广,使河流流量较大;同时河流峡谷地带适宜修建水电站,故C正确。
8.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 ) A.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 B.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 C.开发条件差,清洁能源利用率低 D.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
解析:青海省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于电力需求量小;同时图示清洁能源占比大。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电力需求量大,而清洁能源现阶段总体占比不高,则供需矛盾突出;故主要困难是供需矛盾,即A正确。
(2019·安徽马鞍山模拟)产业梯度主要指由于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禀赋、经济、技术、产业分工差异而在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的阶梯状差距。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①②③④代表的产业要素分别是( C ) A.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 B.劳动力、资本、能源、技术 C.技术、资本、劳动力、能源 D.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
解析:图示①集中在东部,中、西部基本没有;②集中于东部,中部较少,西部没有;③中东部集中,西部较少;④集中于中、西部,东部较少。结合我国中、东、西部各优势要素,可判断答案。注意产业梯度反映了产业结构水平,则图中①水平最高、④水平最低。
10.目前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B ) A.能源密集型 C.资本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但由于近年来土地、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土地和工资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11.除图示因素外,直接的产业转移更多地依赖于中介。下列因素中中介作用最小的是( C )
A.家乡投资 C.娱乐设施
B.人际关系 D.政府合作
解析:此处中介是指在企业与潜在迁入地之间,起沟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企业转移到某地,可能受到人际关系、家乡投资、政府合作等因素影响;但娱乐设施对产业转移影响很小。
二、综合题(46分)
12.(2019·福建泉州模拟)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锂在电动汽车、储能、受控热核反应等领域应用广泛。自然界中锂资源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以锂辉石和锂云母为主的岩石形式,含量较高,锂辉石提锂工艺成熟;另一种是以盐湖卤水为主的含锂天然水形式。
甲盐湖位于智利东北某高原,海拔2 300 m。盐湖中的钾、锂等离子含量高,锂资源丰富。当地某企业在湖区修建盐田,将盐湖卤水灌入盐田进行多日的日晒蒸发,产生高浓度卤水,同时还会遗留一些难以直接利用的“尾卤”,晒盐场通常会将尾卤注回到盐湖干盐壳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