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辩论赛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0:13: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概念解释

“读万卷书”——纯粹理性、知识、廊清世界、knowledge; “行万里路”——改造世界、建构、实践、实验、practice; “不如”——“读万卷书”小于“行万里路”。

(二)、证明、结论

?读书万卷?的中国知识分子很多,人文关怀、兼济天下的雄心也是豪情万丈,但现实却是无情的,天下自然没有他们的份,还落得个“无用”的恶名,这实实在在的证明了中国知识分子眼高手低的坏毛病。理论知识不能学以致用,终究是不出鞘的宝剑,空负了“龙泉”美名。

王莽改制只是两汉的一个小插曲,不过几十年。在我的印象里,历代开国皇帝中,要数此人还算是个读书人。王莽,一个不折不扣的腐儒,孔孟读得多了,脑袋僵化得可以。收私田为王田、废奴、改革货币……结果书生政治终究行不通,王莽身败被杀,舌头也被分食。

书生就是书生!读书可以“万卷”,步子却迈不出“半步”。通病!

有没有不出书斋却知天下事的大家吗?有,而且很多。如康德,他一生未出哥尼斯堡,但胸中的宇宙比大多数人都要宽广。不过,作为哲学家的康德,他研究的领域是一个纯粹理性世界,与我们的经验世界不是一个路数。在那个世界里,讲的是真理、上帝、宗教、逻辑,那是一个浮在云间的天堂,而大多数人却是实实在在的凡人,活在地面之上。

知识(确切来说,物理类知识)来源于经验世界,这点相信不会有很多异议。大脑对世界的种种刺激反应,并且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整理、归纳,才形成我们的“书万卷”。在人类知识的长河中,实践过程始终是主导力量,理论再有高明,也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而且当今科学已经开始显露它的疲态,很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各门学科(除了我前面提到的哲学类)的领头人,是花在实践方面的时间多,还是花在书本上的时间多?“万里路”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对“万卷书”的继承和高举,对于“万卷书”的尊重。不再重复前人已经作过的实验,正是由于前人已经反复替我们作过了(关于这点,对方一辨好像也认同了。),而我们的更艰巨使命在于,要站住前人的肩膀上去作更新的探索实践,去寻找新的理论。

再看,千百年世界自发形成的秩序是最精密、最自然的,它的存在不是“理论”指导的结果,可以说,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落后于现实世界的。理论的存在只是解释这个世界。特别是社会、经济领域里,理论的作用实在有限,而经济生活几乎就是人类生活的主题,目前为止,有此企图都无可幸免的失败。而真正能体现理性威力的地方,只能是物理、化学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奠定恰恰还是无数的实验、实践,并且他们的发展仍然要基于未来无数的实验与实践。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读万卷书”小于“行万里路”。

(三)、回答

对方一辨所举的“奥本海默”的例子我觉得结结实实地撞在我的枪口上,几乎都不用怎么瞄准。核武器正是一个实践性、现场感很强的一个项目,目前即使最高速

的大型计算机都代替不了一颗蘑菇云。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的只是传递过程,更多的体现是在效率上,高级“填鸭”而已。这跟理性/实践几乎不搭边,该动脑袋的地方还得动脑,该活动手脚的地方还得亲力亲为。电脑上即使是风情万种的绝代佳人,也比不上我的亲身体验。

搜索更多关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辩论赛资料 的文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辩论赛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bieh8ii1g6x2111f50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