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大学的发展之道。
伦敦经济学院院长戴维斯:夹缝中生存,市场上定位
我们学校最初是由一批社会活动家创办的,他们认为传统的大学是由于宗教目的而创立,但是伦敦经济学院要为普通劳动者和工薪阶层创造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学校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影响非常显著,特色也很鲜明。首先我们不是综合型大学,而是研究型大学;其次学校围绕社会科学进行学科设置;再次是高度国际化的学校,哥伦比亚大学有5%的外国留学生,而伦敦经济学院有2/3的学生、40%的教职员工来自英国以外,其中也有华裔,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之处。
究其原因,主要是历史因素,人为痕迹较少。因为我们从源头上讲是从伦敦大学的一个社会科学学院转化而来;从国际上说,为增强国际竞争力,英国国内严格控制向学生所收的费用,要求必须低于教育投入,这样才能面向世界,保持科研竞争力,慢慢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性。虽然我们仍然是政府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但每年只有1/8的经费来自政府。我们把学校设在大城市,一方面接近政府机关,另一面也靠近金融中心,深受学生欢迎。
根据英国国内社会科学和其他学科有逐步结合的趋势,针对我们学校规模小、学生少的特点,我们还是坚持采用国际化战略,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夹缝中求得生存,过去的四任校长都是这么做的,我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伯林格:高薪揽英才,海外建分校
从过去到现在的一百年间,美国高等教育最大的发展就是大学在不断地融合和合并之中,大学的相似性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所采用的做法主要有两点:
第一,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这我不得不很遗憾地说,社会发展造成人们的价
25
值观向着令人质疑的方向转变,大学想招聘一个研究人员,他们都会开出20万到40万美元的年薪,有时甚至会提出100万美元的天价。所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了防止人才的流失,每年要花100多万美元,开会或者请人作演讲,稳定人心。要是理工类学校花钱会更多,像纽约大学采取明薪制,外来的人才拿钱更多,这就是残酷的竞争现实。
第二,采取国际化战略,在继续保持国内基础的条件下,和世界其他大学合作,这是标准的做法,我们还在国外建立分校,比如应卡塔尔政府要求在那里建立了工程院和医学院,这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还打算在北京建医学院,专门招收中国的学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认为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扩展,求得更多教育的机会是不可行的,目前还没有哪一所大学的做法能够真正把互联网与教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远程教育的吸引力还很弱。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学的网上教学活动开展得都不很成功,我们正在寻求更好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解决最终将使所有人得利。
巴黎十一大学校长阿尼塔·贝塞里尼:多学科发展 为产业服务
女校长阿尼塔·贝塞里尼在自豪而简单地介绍了巴黎十一大学的情况之后,谈到学校的发展。他们的做法是无论硕士、博士都继续向纵深发展,因为现在社会需求双能力、三能力、多能力的学生,如学习物理、化学、经济、法律的学生也要具备信息能力,这使学校向多学科发展。学校制定战略是从世界角度出发,同时作为法国重要的大学要融入国家发展的框架中。学校与国家签订合同,可以很好地发展想发展的领域。
另一个战略问题是成果转化,为产业服务。市政府、地区议员任期为7年,他们有一个7年的发展规划,时间相对较长。我们与当地签署项目研究合同,使研究成果尽快产业化,服务社会。现在法国有一些小型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发项目。
无论是教师,还是教师兼研究人员,或者是研究机构,都会产生许多好的想
26
法,由学校出面将大家联系、组织起来共同研究。比如校外相关机构研究人员可以到学校实验室来工作,同时也兼任一些教学工作。在大学这一组织下工作,我们会有不同的研究中心更好地组织跨学科研究。
在国际化方面,巴黎十一大学多年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种合作,如联合培养博士生,优先选择与亚洲、中国的合作项目。再一个是派学生到国外。现在进入欧洲学位一体化时期,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一体化,学生可以量体裁衣,可选择相关培训人员、选择到国外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战略转型 结构优化
“制定大学的发展战略可以参考SWOT原则。”刚刚从中央电视台录制完节目就赶到中外校长论坛的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认为,“大学制定发展战略要考虑学校的优势、不足、机遇和目标,这样才能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科学定位,明确目标。”
这位来自中国师范大学领军学校的校长谈到,北师大正在实行战略转型,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转型。教师教育在朝着高等教育化、来源多样化、职业专业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面对这些发展趋势,北师大既有压力也面临着机遇。确立战略转型,既是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以及全方位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创新教师教育体系、提升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将采取几个策略:一是学科融合和院系调整,例如组建教育学院;二是专业设置调整,宽口径招生,宽口径培养,提高学生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三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本科生取消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差别,按照“4+2”模式培养教育学硕士。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有着强烈的需求,北师大要尽可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教师的高端需求。
钟秉林说,北师大非常注重学术水平的提升和科研成果的产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结构优化,以质量和效益取胜。总之,大学要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27
作出前瞻性的战略选择。要采取多样化的发展战略,避免大学趋同,盲目攀比。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我们处在十字路口
陈章良的发言透露出困惑与忧虑。他说,现在农业大学面临几个难题:一是招生难,学生对学农业积极性不高,第一选择不会选农业,尤其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农业。二是毕业生就业难,原来的毕业生会去农村,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都想留在城市。今年我们学校学经济管理的学生参加招聘,人家一听是农大的就说,我们不要学农业经济管理的学生。其实我们学校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其他学校的一样。三是农村中出现大量乡镇企业,农村城镇化在扩大,农业院校如何适应这些变化,高新技术如何运用于农村,对农业大学是个挑战。中国有60所左右农业院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办这么多的农业大学。国家需不需要这么多农业大学,农业大学怎么办?所以说农业大学现在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针对中国农业大学的困惑,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诺伊提出他的看法。他指出,学校要培训学生,使之建立公司,而不是找工作,如可以大量培训中国农业工程师。此外,学校本身要有灵活性。
卡诺伊说,是专业化还是综合化,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大学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大学的类型,并且要注意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中国的大学应当坚持多样化的发展战略。现在有些小型文科院校喜欢改校名,这不是一种有长远眼光的做法。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因为已经超时半个多小时,主持人宣布圆桌讨论暂时告一段落。会后,许多校长仍觉得意犹未尽。
《中国教育报》2004年8月6日第1版
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