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循环结构(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 for-next 循环结构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
2、掌握 for-next 循环 4 个规律并会巧妙运用
过程与方法:能用 for-next 循环解决实际问题,并对程序代码做客观
分析与评价,比较程序设计算法与数学算法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 for-next 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 学生分析问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热情。重点难点: 1、For-next 格式及四条规律
2、用 For-next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课时:1 课时
导入: “棋盘上的麦粒”、“韩信点兵”,“希望工程捐款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分析实例:
1-24 月份捐款情况
设 N 表月份,同时代表当月存入钱数, S 表和,初始值为 0
N s
N=1
s= 0 + 1 =1 s= 1 + 2 =3 s= 3 + 3 =6 s= 6 + 4 =10 … …
之 前 的 每 月 的 N=2
N=3
N=4
… …
N(1<=n<=24)
S=S+N
在 N 从 1 变化到 24 的过程中, s=s+n 一直成立
N 每变化一次,s=s+n 求和进行一次,这是重复性操作,可用循环来解决,共重复 24 次, 次数明确的循环可用 for –next 结构 二、For –next 格式:
for 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循环体 Next <变量>
说明:
(1) 步长为每次循环时循环变量递增量
(2) 循环变量从初始值开始进入循环,执行循环体里的语句,变量每增长一个步长,返回
与终值比较,小于等于终值再次进入循环,否则退出循环。
? 程序实现: ? S=0
? For n=1 to 24 step 1 ? s=s+n
? Next n ? Print s
循环过程:
N N=1 N=2 N=3 N=4 … …
s
s= 0 + 1 =1 s= 1 + 2 =3 s= 3 + 3 =6 s= 6 + 4 =10
… …
N=24
s=前 23 月和+24
N=25 >24 终值 退出循环
循环运行机制:
? S 为和, 初始值为 0, N 的初始值为 1 当 N 为时, 第一次进入循环, FOR 与
NEXT 之间的循环体, 执行循环体里的语句, 则 S=0+1=1 ; 按顺序执行“NEXT N”下一个 N 为本次循环中的 N+步长, 则 N 为 2, 返回到 FOR( 形成环路),验证 N=2 是否超过了终值 24,如没有继续进入循环
如何修改程序实现以下几个问题:(分组完成以下问题)
? 1、如 1 月份存入 24 元,2 月份存入 23 元,依此类推两年存款总和为多少? ? 2、求这个程序的循环次数,并试着改变初始值、终值、步长,推导出循环次数的关系式。 ? 3、本程序循环完毕时循环变量的值是多少,步长改为 3 时,退出循环循环变化的值
又为多少,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for—next 循环规律:
? 1、步长为 1 时可省略 ? 2、初始值>终值 则步长为负 ? 初始值<终值 则步长为正
? 3、循环次数=INT(终值-初始值)/步长+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