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意思是:大家都长久的和你在一起不背弃你就可说明你有贤人一般的德行;你有了诸多的功绩也就证明了你开创了贤人一般的事迹。
致悫
15.铸史熔经光耀前烈;孝亲敬长无玷家声。 铸史熔经:指融会贯通史册和经籍中的知识。 16.谱牒赫赫千载蕃昌;家乘灿灿万世辉煌。 谱牒、家乘:具指家谱、族谱。
蕃昌:蕃衍昌盛。《左传·闵公元年》:《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汉王符《潜夫论·忠贵》:“窃亢龙之极贵者,未尝不破亡也;成天地之大功者,未尝不蕃昌也。” 唐韩愈《毛颖传》:“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 明刘基《郁离子·螇螰》:“民物蕃昌,蛮夷嚮风。”
姓氏宗祠大堂神龛八言通用对联
敬恭明神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宗祠九字通用联:
1.凡今之人,不如我同姓;聿修厥德,无忝尔所生。
聿修厥德:修养自身的品格,继承先人的德业。聿
- 33 -
尔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毛 传:“聿,述。”聿本助词,后多训为“述”。
2.春露秋霜,本枝衍百世;蘋蘩藻洁,俎豆祝千秋。
衍:衍曼。“衍”通“延”。 绵延不绝的意思。汉司马相如 《大人赋》:“钻罗列聚丛以蘢茸兮,衍曼流烂坛以陆离。”
3.继述序人伦,礼循昭穆;馨香酬祖德,祭用烝尝。
继述:继承。继,承受,继承。述︰遵循。岳珂《桯史·陈了翁始末》:“主上修继述之效,閤下乃违志坏事。”
馨香:指用作祭品的黍稷。《左传·僖公五年》:“若晋取虞 ,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唐包佶《祀风师乐章·迎俎酌献》:“德盛昭临,迎拜巽方。爰候发生,式荐馨香。” 清陈梦雷《木瘿瓢赋》:“调太羹而注黄流兮,荐馨香而攸宜。”亦泛指供奉神佛的香火。绍剧《龙虎斗》第十场:“生为英雄死为神,千秋万岁受馨香。” 4.子姓萃一堂,序昭序穆;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
子姓:泛指子孙、后辈。《礼记·丧大记》:“既正尸,子坐于东方,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方。” 郑玄注:“子姓,谓众子孙也。《新唐书·吕”才传》:“法曰:‘官爵富贵,葬可致也;年寿脩促,子姓蕃衍,葬可招也。” ’
萃:荟萃,聚集,会集的意思。
祖灵:祖宗英灵。 汉蔡邕 《京兆樊惠渠颂》:“泯泯我人,既富且盈,为酒为酿,烝畀祖灵。”《后汉书?袁谭传》:“昔先公废黜将军以续贤兄,立我将军以为嫡嗣,上告祖灵,下书谱牒。” 三国魏曹植 《禾讴》:“昔生周朝,今植魏庭,献之朝堂,以照祖灵。”
- 34 -
5.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分万派,总是同源。 宗祠十字通用联:
1.修身齐家,不外纲常大节;继志述事,毋忘孝友先声。 修身齐家:修身齐家儒家的伦理政治。指加强自身的修养,治理好家政。《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纲常: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大节:高尚的节操用忠言以充所学。
继志述事:继:继承;志:志向;述:叙述。继承先哲的志向来言事理政。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九回“君臣协心,继志述事,尽遵先王之政。四方附庸之国,皆行朝贡西土。二百镇诸侯,皆率王化。”清黄宗羲《周子佩先生墓志铭》:守礼不违,继志述事。
先声:昔日的声望。宋苏轼 《送穆越州》诗:“旧政犹传蜀父老,先声已振越溪山。” 宋苏辙 《送李诚之知瀛州》诗:“春风吹旌旆,先声遍城堡。”
2.厨称东道,饮食烹调有赖;德叶南离,善恶昭彰无私。 称:符合,相当。
东道:请客的主人或接待别人的人(当东道)。也叫“东道主”。 赖:倚仗,依托。引申为“保障”。 叶:同“协”。和洽,相合。
南离:指代火神。南方“丙丁火”,《易》“离为火。。”《淮南子·天文训》
- 35 -
“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管子·五行》“黄帝得祝融而辨南方。”
善恶昭彰:昭彰:明显。好坏或是非分明。
3.陟降遥通,魂魄常依华屋;春秋展祭,馨香宜彻幽泉。 陟<陟hì>降:升降,上下。《诗·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集传:“盖以文王之神在天,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孙蒙其福泽,而君有天下也。” 马瑞辰通释:《集传》之“説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诗曰:‘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此言天之陟降也。《閔予小子》诗曰:‘念兹皇祖,陟降庭止。《访落》诗曰:’‘绍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故曰‘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
华屋:华美的屋宇,指朝会、议事的地方。《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歃血于华屋之下。”
幽泉:幽泉在中州的传说中是一切生命的终点,死亡的开始。没有人知道幽泉在哪里,但是人们都知道它的唯一含义,就是死亡。幽冥之下是为黄泉。泛指阴间地府或死者。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伤弱子之冥冥,独幽泉兮而永閟。《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请重鞫 正义 死由,雪冤气於幽泉,诛姦臣於白日。”
4.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禾麻菽麦: 指禾稻,麻,豆和麦。《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 3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