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医学题库第五章四诊考点题库(临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03: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五章:四诊考点

1.望神:得神、失神、少神、假神表现 2.望色:五色主病

3.正常舌象,望病理性舌质(红舌与绛舌)舌形(胖大舌、齿痕) 4.病理性苔质、苔色主病 5.闻诊:太息的病机

6.正常脉象表现及寸口诊法

7.问汗(自汗、盗汗)问二便(大肠湿热的表现及便秘有虚实之分)

四诊试题

单选

1.下列哪一项是得神的表现 (E) A.两目晦滞,目光乏神 B.面色少华,暗淡不荣 C.两目晦暗,目无光彩 D.面色无华,晦暗暴露 E.面色荣润,含蓄不露 2.下列哪一项是失神的表现 (D)

A.两目晦滞 B.面色少华 C.少气懒言 D.3.以下哪项除外皆属假神的表现(D) A.本已失神,突然神识清醒

B.原本目光晦暗,突然目光转亮,浮光外露C.原本毫无食欲,突然索食 D.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肌肉松软 E.面色晦暗,突然两颧泛红如妆 4.两颧潮红者多属 (C)

A.邪热亢盛 B.湿温潮热 C.阴虚火旺 D.虚阳上越 E.肝胆火盛 5.面色萎黄,多属 (E) A.湿热 B.寒湿 C.阳虚水泛 D.脾虚湿盛 E.脾胃气虚

6.下列哪项除外,均为青色主病 (D)

A.瘀血 B.惊风 C.疼痛 D.虚证

精神萎靡精神不振 E. E.寒证

7.舌尖生点刺多为 (D)

A.胃肠热盛 B.肝胆热盛 C.脾胃湿热 D.心火亢盛 E.下焦火盛

8.舌苔黄厚而腻,多为 (C)

A.风寒表证 B.食滞 C.湿热 D.瘀血 E.津液亏虚

9.下列哪项不是淡白舌的主病 (E)

A.血虚 B.阳虚 C.气血两虚 D.寒证

E.阴虚

10.舌质淡胖而嫩,苔白而润,见于( D )。

A.阴虚 B.血热 C. 湿热 D.阳虚 E.气阴两虚 11.正常人舌体瘦而偏红,常见于( D )。

A.老年人。B.肥胖人 C.年轻人 D. 消瘦人 E.婴幼儿

12.患者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属于(C) A.得神 B.失神 C.少神 D.假神 E.神乱 13.肝气郁结者多见( B )

A.少气 B.太息 C.嗳气 D.短气 E.夺气

14.舌体胖大有齿痕,主病为( B )。

A.脾阳虚 B.脾虚湿盛 C. 估预后 D.肾虚水泛 E.肾阳虚 15.阳热亢盛的患者,其面色常见( D )。

A.红黄隐隐 B两颧潮红 C泛红如妆 D满面通红 E白里透红 16.浮脉主要表现为脉象哪种因素发生变化( A )

A.位 B.数 C.律 D.势

E.形

17. 下列症状中与阴虚最无关的是( C )。

A形体消瘦 B口燥咽干 C咯痰清稀 D舌质红少苔 E脉象细数 18.气虚患者,临床常见 ( C ) A.盗汗 B.绝汗 C.自汗 D.战汗 E.黄汗

19.大肠湿热证不出现 (B)

A.排便不爽 B.泄泻清稀无臭 C.大便臭秽 D.脓血便 E.肛门灼热

20.舌绛少苔,或有裂纹,多主( C )

A.阳虚水湿内停 B.实热证 C.阴虚火旺 D.阴寒内盛 E.食积

21.面黑而暗淡者多属( D)

A.血瘀久停 B.肾精亏虚 C.寒湿带下 D.肾阳虚,水寒不化 E.肾阴虚,阴虚火旺

22.提示病邪由表入里的舌苔变化一般为(B)

A.苔由白变黄 B.苔由薄变厚 C.苔由润变干 D.苔由厚变薄

E.舌苔剥落

23.患者舌色淡紫而润,主病为( C )。

A气滞血瘀 B气虚血瘀 C寒凝血瘀 D24.苔白而腻者主( A )

A.寒湿内结 B.食积化热 C.热入营血 D.寒湿化热 E.热盛伤津

25.下列哪项是数脉的主病( C ) A.痰饮 B.寒证 C.热证 D.血瘀 E.气滞

1.正常舌象的特征是 (ABCDE)

A.舌体柔软灵活 B.大小适中

C.舌色淡红明润 D.舌苔薄白

外伤血瘀血虚夹瘀 E

中医学题库第五章四诊考点题库(临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bog03dwbe35m4y31ezc5v45r56fh1008z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