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读题时代”新闻标题之魅力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3:34: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读题时代”新闻标题之魅力

——读徐宝璜《新闻学》

徐宝璜是我在接触新闻专业时通过书本认识的第一位中国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在《新闻学》序中读到这样的话——著名新闻学家邵飘萍在当时《京报》上评价为:“无此书,人且不知新闻为学,新闻要学。”而黄天鹏《新闻学纲要序》则称徐宝璜为“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之祖”。也许正是这样的名号让我开始关注徐宝璜和他短暂而立足新闻学业的一生。《新闻学》洋洋洒洒五六万字将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内容分析得较为详尽,并且字里行间充溢着坦诚的忧虑和热诚的希望,言简意赅,情真意切。《新闻学》更是被视为中国新闻学的发轫之作,并且被蔡元培先生赠以“破天荒”之褒扬,伯轩之地位确凿无疑也。

有学者包括许多读者反映徐宝璜的《新闻学》在理论方面分析得并不详尽,所用篇幅也远远少于新闻业务的内容,认为这是《新闻学》不足之处。对此我却有不同的观点,在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学者给予人们的应该更多的是理论付诸实践的经验,或者说经得起新闻实践运用的才是好的理论。所以对与《新闻学》中新闻业务方面的论述我颇感兴趣。

在进入新闻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中,我们每天都需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关注媒体,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亦或是互联网来了解国内外消息和民生实事。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

要成为时代的主人,成为日后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首要的便是对于五花八门新闻的掌握。对此我们总是很贪心,由此便造成了“读题时代”的到来。比如说阅读报纸,忙碌的生活让许多人通过匆匆忙忙的看新闻标题或者图片来获取报纸新闻,如果以后有时间,他们便会去阅读重要的和感兴趣的新闻;如果没有时间,那天报纸的“生命”算是结束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一张报纸在手,除了板式和图片以外,面对大量的新闻,他们总是先读题后读文。

有人曾用“读报只读题”来讽刺读者在读报时的粗枝大叶和不求甚解的态度,而如今的“读题时代”更表示了一种对于读者没有过多的时间按阅读和品味报纸的谅解,同时对于报纸标题的制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怎样制作标题才能顺应“读题时代”人们阅读的习惯变化的趋势呢?

徐宝璜在《新闻学》第八章“新闻之题目”中系统的阐述了新闻之目的,新闻之分类,造题时应注意之点。新闻标题的分析对于我们解决“读题时代”的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首先,徐宝璜对于标题给出了定义——新闻既编辑矣,其次手续,即于新闻之前,加以标题,是曰造题,此时大抵由阅稿之人任之。并指出“造题之难难于作诗”。同时徐宝璜认为标题的目的在与两点:其一是便阅者,其二为引人注意。我认为这两点正式在“读题时代”报纸标题所应具有的特质。便阅者——“便”的是阅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新闻,所以“新闻的标

题应该是新闻的结晶,以少数简明之字,叙述其中重要之事实,使阅者读之,即可知全世界大事之纲要,虽不读新闻。亦无不可。引人注意——“新闻之题目,因其形式与地位,亦惹人注目,实不啻该新闻之广告。使编辑得法,即可借以引起阅者好奇之心,复可同时用以稍满足其欲望,使其对于该新闻部得不看”。这两方面的叙述分别回答了两个问题——如何使读者通过读标题了解新闻?如何使读者在大量新闻中读到重要新闻的标题?

其次,徐宝璜明确提出了制造新闻标题只注意九点——在未造题目之前,应先将新闻中之重要事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出来;题目当以次重要事实为依据,既不可张大其词,亦不可加以评论;题目当根据于撮要中之事实;引人注意之新闻精彩,应于正题中提出之;正题之意思如已明了,且已尽述新闻中之重要事实也,则可无需另有副题或分题。否则可用二者或二者之一,以补足其意,或其所尚未提及者;题目中切不可用含糊之辞;新闻题目,与书名有别,书名仅仅略示书中之内容,至新闻题目,则需表示一定之动作,使人一望而确知其意义;新闻题目,不宜用发问式表出之,应按理新闻纸乃以供给新闻之职务,不应登载未经证实之传言也;应谨防毁人名誉之记载,以免生出诉讼。这九点虽是用半白话文阐述,可是意思却明确易懂。

新闻工作者如果从以上几点做起,新闻标题之成功可谓实现了一半,那么另一半是什么呢?新闻工作者对于特定的媒体来说是制造者,通过传播新闻来满足读者的需要。读者需要什么?读者感兴趣的是什么?我们往往需要回归到读者中去寻找,这种从制造者到读者的角色互换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由于新闻工作者无法真正的摆脱制造者的角色,所以作为读者角色他们是不纯粹的。由此我们新闻工作的改进另一半便是读者的反馈和意见,如此才能实现“新闻更正”。

“新闻更正制度”是新闻媒介对于已经发表的不准确,不客观或者不公正的报道,可能或已经给公民,法人及组织造成损害时,所采取的对当事人有效的必要的补救措施。西方媒介中对于新闻更正已经制度化,在报纸版面上这种“更正”自成一栏,有固定的刊期位置,成为新闻媒介日常作业的一部分。如美国最具权威的《纽约时报》,在1977年就将散步在各种新闻媒介中的新闻错误集中到一版面并自成一栏。在我国,“新闻更正”由于新闻立法的缺失而没有得到更好的贯彻,新闻业务发展的迫切性促使一部分媒介敢为人先开设相关的“新闻更正”栏目。中国三大网络门户的搜狐网,联合《咬文嚼字》于2003年6月15日开始了名为“有奖网络纠错”的活动,一时间受到了网友们的积极响应,在纠错的三大板块之中便有“锱铢必较的新闻标题纠错栏”。随后我们湖南长沙的党报长沙晚报的通讯刊在“编读来往中”也开设了类似 “新闻更正”的栏

搜索更多关于: “读题时代”新闻标题之魅力 的文档
“读题时代”新闻标题之魅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bt2h84gd06x2111f51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