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年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2 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22:47: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自主梳理归纳】 一、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大部分属于 气候区;

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可满足___________作物的需求;易受 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

(1)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等地形,利于农业进行 。 (2)土壤: 、 广布,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基础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二、农业布局特点

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地貌、 和 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 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分布在A 平原,B 平原,C 平原;作物主要有 、大豆、 、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D ,E ,F 。 (3)畜牧业区:分布在 、 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商品粮基地建设

1.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 、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发展问题及影响

(1)问题: 、高强度农林开发。 (2)后果:农业 退化。 2.发展方向及重点 区域 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强化 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确保国家 产业链条;③建设 基地 西部 草原区 大力发展_________和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半山区山区 实现“_____________”,山区发展_______和_______ 配套加工业 五、对外开放的前沿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 调整

(1) 产业比重下降, 产业比重上升。

(2) 产业比重下降, 、 产业比重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毗邻 ,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 ,参与 。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注意提示】图示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

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的转变 ______________畜牧业 围绕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强化______________建设,发展_______经济;②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实施,发展发展重点 ①提高 ;②平原区 加快发展 ,延长

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进程呈现两个发展阶段

2

第一阶段(1979-1990年)

主导产业: 型产业

优点:一些工厂迅速成为 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缺点:吸引的外资额及 的增长相对较慢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主导产业: 产业

面临问题: 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需进行产业升级 2.城市化

(1)现状:我国城市分布最为 的地区之一。 (2)表现

城镇 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城市 迅速扩大 【注意提示】 1.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或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它具有一下四个特征:①高密度的聚落;②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③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④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 2.工业化

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 七、问题与对策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 和 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 。 2.问题表现

(1) 面临困境。 (2) 相对落后。 (3) 问题日趋严重。

3

3.对策

(1) 调整:发展重工业和 ,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 城市群。 (3)加强 。

【剖析高考真题】

(2012天津卷)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3题。

2.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2012江苏卷)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图7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3-14题。

4

2013年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2 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btpu0xoly0zn011pb8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