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采取的30件灰岩样做室内试验,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2009版的规定对岩土样室内试验资料进行统计整理,统计结果见表9。 表9 岩土样室内试验主要指标统计表 岩土 单元 指标 3统计数 30 30 区间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 系数 0.006 0.068 统计修正系数 0.978 标准值 35.571 含水重度(KN/m) 中风化 灰岩 饱水单轴压强度(Mpa) 25.3-25.9 25.537 0.156 30.67-41.47 36.353 2.473 说明:本次勘察取样为2:1标准试件。
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6条规定,取折减系数?=0.12,计算得场地中风化灰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a=??frk =0.12335.571=4.268Mpa=4268Kpa
建议本场地中风化灰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为4200 Kpa。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表5.3.5-1提供,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按照《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表8.3.12提供。
综上分析计算,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地基设计参数建议使用值见表10。 表10 各岩土单元地基设计参数表
指 标 岩土单元 可塑粉质粘土 卵石土 含碎石粘土 中风化灰岩
(四)、场地岩土工程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场地的总体稳定性
场地已平场开挖至设计底板标高附近,场地地形较平缓,无断层通过,地层分布连续,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无产生整体滑移失稳的潜在滑面存在,场地总体稳定性良好。
8
内摩擦3容重(KN/m) 内聚力 角 (Kpa) (°) 19.0 23.0 20.0 25.5 34.0 8.8 压缩模量(Es) (Mpa) 5.0 承载力特极限侧阻极限端阻基底摩征值 力标准值力标准值 擦系数 (Kpa) qsir(Kpa) qpr(Kpa) 160 300 150 4200 0.30 0.40 0.20 0.60 53 80 40 800 12000 说明: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r与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r是按照干作业钻孔桩类型提供。
2、地基稳定性
本场地的上覆土层由粉质粘土、卵石土及含碎石粘土构成,冲洪积成因,划分复杂,厚度较大,承载力较小其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稳定性较差。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岩整体分布较均匀、连续,厚度较大,承载力较高,地基稳定性较好。 3、基坑边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拟建物现场地已经整体开挖至设计底板标高附近,无基坑边坡存在。 4、场地建筑适宜性评价
场地地形较平缓,无不良地质现象存在,无基坑边坡,场地稳定性良好。下伏基岩整体分布较连续,厚度较大,承载力较高,地基稳定性较好。对于本拟建物楼层高、荷载大的特点,基础经过合理的处理后,场地适宜建设。
5、 场地土与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1)拟建场地周边无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根据周边工程建设经验,场地土对建筑材料具有微腐蚀性。
2)根据现场采取的水样作的水质分析报告,场地水对建筑材料具有微腐蚀性。 二)、场地类别与抗震设防 1、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划分
根据钻探资料及现场调查,场地覆盖层由粉质粘土和卵石土及含碎石粘土组成,厚度大于3m小于50m,属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
2、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所属的地震设计分组根据(GB50011-2001)2010年版附录A.0.21规定,结合常时微动卓越周期测试报告,拟建场区所处地段的抗震设防烈小于6度,场地卓越周期0.206s,通过计算,测试孔土层的剪切波的等效波速值Vse=256.35m/s,属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处于对抗震一般地段。
三)、持力层的选定及地基基础方案评价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及拟建项目工程特征,并与设计部门和业主单位沟通商议,该拟建项目持力层的选定及地基基础方案评价如下:
拟建物为22F的高层建筑,最大柱荷载为22000KN/柱。基础开挖到设计地下水标高(372.30m)后,基础底部岩土单元为卵石土与含碎石粘土,平均厚为25.1m,分布不均匀,其承载力与侧阻力较低,均不能单独作为拟建物基础持力层。下伏中风化基岩分布连续,承载力特征值4200Kpa。基础方案建议有以下两种供设计部门选择: 1、桩+筏板基础
以上覆土层与基岩共同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基础形式采用桩+筏板基础。该基础方案的优点在于以
9
上覆土层的承载力与侧阻力结合中风化基岩的端阻力共同作为拟建物的基础承载力。 2、桩基础
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桩基础埋深建议值见表11。
表11 基础埋深建议值一览表 孔号 基础形式 基底高程(m) 8号楼(22F) ZK1 ZK2 ZK3 ZK4 ZK5 ZK6 ZK7 ZK8 ZK9 ZK10 ZK11 ZK12 ZK13 ZK14 ZK15 ZK16 ZK17 ZK18 ZK19 ZK20 ZK21 ZK22 ZK23 ZK24 ZK25 ZK26 ZK27 ZK28 ZK29 ZK30 ZK31 ZK32 ZK33 ZK34
地基基础处理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347.61 347.11 349.31 348.34 346.91 346.37 346.72 346.49 345.17 344.55 345.86 348.93 349.07 347.16 346.39 344.78 344.55 347.00 343.92 346.00 342.10 346.45 342.99 347.61 347.55 346.91 346.32 348.61 347.26 343.01 348.00 344.84 345.91 347.64 10
嵌岩0.5m。 嵌岩0.5m。 揭穿溶洞,以完整基岩作持力层。 揭穿溶洞,以完整基岩作持力层。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加深防滑处理,持力层厚度不足,基底补勘。 嵌岩0.5m。 加深防滑处理,持力层厚度不足,基底补勘。 嵌岩0.5m。 揭穿溶洞,以完整基岩作持力层。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揭穿溶洞,以完整基岩作持力层。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加深防滑处理,持力层厚度不足,基底补勘。 嵌岩0.5m。 揭穿溶洞,以完整基岩作持力层。 嵌岩0.5m。
ZK35 ZK36 ZK37 ZK38 ZK39 ZK40 ZK41 ZK42 ZK43 ZK44 ZK45 ZK46 ZK47 ZK48 ZK49 ZK50 ZK51 ZK52 ZK53 ZK54 ZK55 ZK56 ZK57 ZK58 ZK59 ZK60 ZK61 ZK62 ZK63 ZK64 ZK65 ZK66 ZK67 ZK68 ZK69 ZK70 ZK71 ZK72 ZK73 ZK74 ZK75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桩基础 344.26 345.00 342.02 347.44 345.48 346.13 345.43 344.87 343.45 342.10 342.97 341.86 349.42 348.88 347.18 346.20 345.02 345.03 345.00 342.88 349.98 348.80 347.95 347.80 347.76 346.97 346.87 344.93 345.33 343.54 343.47 349.37 347.36 347.19 347.43 346.40 345.29 343.46 342.88 347.05 346.18 11
嵌岩0.5m。 加深防滑处理,持力层厚度不足,基底补勘。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嵌岩0.5m。 5号楼(22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