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微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7:32: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届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微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

【知识梳理】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组成和大气的垂直分布 1.大气的组成和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 体积(%) 干 洁 N2 78 21 空 气 O2 作用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能吸收太阳紫外线,是“地球的保护伞” 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对地面保温起重要作用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0.033 很少 很少 固体杂质 很少 2.大气的垂直分布和各层特点

大气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大约高度 __千 米以下 千米 与人类的关系 随高度增加而_ _,海拔每上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升1000米,气温下降 ℃ 系密切 利于飞机飞行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气温的垂直变化 __ _千 气温变化复杂 米以上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附: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1)图中的数字代号表示:

1

A表示 辐射,属于 波辐射;

C表示 辐射,是地面吸收 辐射增温形成的,属于 波辐射; D表示 辐射,是指大气吸收 辐射增温(主要由大气中的 和 吸收)形成大气辐射,其中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属于 波辐射; (2)图中字母E、F、G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包括E表示 作用、F表示 作用、G表示 作用。 (3)C、D表示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 (三)大气作用的原理应用 1.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

(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带来全球气温升高。

温室气体(CO2、排放吸收地面气温全球

→→→→

CH4等)增多辐射增多升高变暖(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2.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如: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

2

差一般小于陆地。

二、气温变化与影响因素

(一)陆地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差值 出现时间 约 时 出现时间 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沿海地 前后 日较差 区日较差较 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变化差异 日变化 年变化 北半球 月 北半球 月 年较差 年较差 (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全球 等温线特征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 等温线较曲折(如上图)。1月大陆上的等温北半球 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 南半球 等温线较平直(如上图)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同纬度 地带 线向低纬凸出 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寒流经过气温降低;暖流经过气温升高 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 (地势高低)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温分布规律 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温馨提示】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3

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

(三)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

【课后练习】

1.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2.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 )

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 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3.根据“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

A.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多少与太阳高度成反比 B.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成正比 C.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越多 D.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越多

.下图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图”。读图,完成4~5题。

4.甲、乙两端管内的气体可能分别为( )

A.都是空气 B.都是二氧化碳 C.空气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空气 5.实验效果( )

A.早晚比中午好 B.阴天比晴天好

C.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 D.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好 6.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

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云层厚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⑥ D.②⑤⑥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8.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5

B.② C.③ D.④

2019届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微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c91c7aoh29kfa2517te4mn0g1mmhw00jk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