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料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 省和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建设一 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根据《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 法的通知》、省教育厅《关于河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 ) 和市、县教体局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 扎实 推进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完成上级对教 师继续教育的要求,促进我校教育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育 人质量, 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激发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 把学校建构成新型学习型组织, 实 现学校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时期下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实施素 质教育,全力推进新课改,坚持“打造骨干、夯实校本,优化课堂、 提升课研,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 性、主动性。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扩大学习内容。进一步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 完善教师培 训的考核评估制度,秉承培训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 教师发展服务的理念, 突出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全面提 高我校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促进我校教育改革和教育 质量的跨越发展。 二、目标要求
聚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有效教学能力” ,通过参加多种
分层分岗培训, 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的师德与综合素养, 进一步更新 知识
与专业技能, 进一步发展实践与应用能力, 明显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我校主要完成县教体局安排的“国培计划” 、“省级培训”、“市级 培训”、“全员培训”、“学历提高培训”,其中,前三项以教体局总体 安排为主,学校选送教师参加。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教师 四、主要任务 (一)“国培计划”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部署,组织实施“国培计划 -宣城市农村骨干 教师培训项目,选送优秀教师参加。
(二)省级培训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部署,选送教师参加省级“河南名师”高级研 修项目(两年内完成 144 学时)、紧缺和薄弱学科教师培训项目( 72 学时)、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 30 学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 术培训项目( 48学时)、教师培训者研训项目( 72 学时)。 (三)市级培训
以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 学生学 习发展与评价、 修订版学科课程标准与有效教学、 教育教学研究与教 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为重点内容, 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培 训(72 学时)。 (四)全员培训
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为目标,从师德与 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应用三个方面,参加县教体局统一组织的 相应培训科
目。
1、新教师岗前培训
对工作 3 年以下的教师进行岗位培训, 通过培训, 使他们形成良 好的师德规范, 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思相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初步掌 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技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培训不得 少于 120学时,其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少于 30 学时。培训内容主 要以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技能、 班主任工作能力培养等为主要 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重点, 教育教学中的指导、 考核、要求、 建议、督促、所任学科的课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班主任工作等。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
坚持师德为先, 能力为重。以提高在职教师师德素养和“以学促 教”的教学实施能力为目标,师德教育与业务培训双线并进,师德教 育为第一模块。 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 360 学时,其中师德教育五 年不少于 60 学时,分年度实施专题培训。
(1)师德教育 模块一: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重点提高教师职业理想和践行师德能力; 模块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教师法制素养和依法履行职责水平; 模块三:学校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安全意识和保护学生安全技能; 模块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心理健康和关心学生心理健康能力。 (2)业务培训
专题一:有效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力培养、学科 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修订版课程标准与学习内容要点、 修订版 教材分析与学科教学知识(PCK)构建、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分析 与解决。 专题二:有效学习指导。主要包括现代学习理论与因材施教、学习心 理与学
生学习特点、 学习设计与学习方式、 学科学习策略与有效学习 指导、学科学法指导问题诊断与解决。
专题三:有效教学模式。现代教学理论与学生为本、有效教学与教学 模式选择、以学定教与“先学后教”模式应用、以教导学与“先教后 学”模式运用、学科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典型案例研修。
专题四:有效学习评价。学习质量观与学生全面发展、学习评价理论 与应用、发展性评价与学习评价工具、课堂学习与过程评价技能、学 科学习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
专题五:有效教学研究。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指导与 叙事研究、学科课堂学习与课例研究、学习评价与行动研究、校本教 学研修问题与指导。
( 3)校长培训
校长 5 年参加提高培训不少于 240学时。 ( 4)骨干教师培训
通过理论学习、 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运用、教育科学研究及专家 指导等形式,培养教师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 息技术运用能力,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培养一支热爱职业教育事业、 富有开拓创新 精神、具有较高政治教育素养和专业化水平的教师队伍, 选送教师参 加县级培训任务。打造一支具有寄料小学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 (五)学历提高培训
根据我乡教师专业结构情况, 坚持在职提升为主、 脱产学习为辅, 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稳步推进我校教师学历提升工作,通过 实施教师
学历提高培训,到 2015 年,实现我校小学教师专科化。本 科文凭及以上学历者达到 30%以上。
五、培训模式 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名师讲学、进修学习等多 种形式进行。
1、根据县局安排,适当安排教师参加远程培训。 2、根据县局安排,选择参加集中培训。
3、根据县局安排,参加送教下乡、巡回送教等活动培训。
4、结合本交实际,开展相应学科课例研修、课题研究等校本研修培 训。
六、培训考核 (一)考核方式
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 实行训前、 训中、训后“三 段式”考核。训前以问题和案例提交为重点、训中以过程参与度为重 点,由承办单位进行考核, 训后以岗位实践研修为重点,校继续教育 领导组进行考核。 各阶段考核全部合格, 由县继续教育培训中心认定 培训合格 (二)学时认定
本周期继续教育总学时为 360 学时,每学年度学时数不少于 72 学时。 新任教师在试用期 (第一年)必须参加不少于 120 学时的岗前培 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免于参加当年度其他类别培训。
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周期内年度培训为 72 学时,其中校本研修 24 学时、集中培训 24学时、远程培训或送培送教 24 学时。
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或省、市级专项培训项目,超过 72 学时, 免于参加当年其它类别培训。 不足 72 学时,需参加当年的校本研修。
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 获得毕业证书当年按 72 学时予以认定。 教师参加本《方案》规定的培训类型之外的、非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 织实施的培训,一律不予认定学时。 七、加强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组,成员如下: 组 长:郭景杰(校长) 副组长:张建军(副校长)
成 员:马许可(教导主任) 闫新周(政教处主任)
领导组职责: 认真扎实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结合实际制定本校 培训计划和管理措施; 建立一支由本校骨干教师组成的辅导队伍, 负 责对本校教师进行面授辅导;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竞赛活动; 按 要求建立好学校集体档案和教师个人档案; 负责抓好校本培训, 对教 师参加集中培训和自学自练情况进行检查、 督促;负责完成对本校教 师的逐人考核验收任务,并做好准备,接受各级考核验收。
2、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 所有教师在五年周期内, 需修满规 定学分(学时)的培训课程。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学时)和培训考核 情况,是教师晋职、晋级、续聘、竞聘、考核评优和教师资格登记的 重要依据,是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建设教师培训信息库。 学校设立专 人管
理培训档案,及时记录、收集、整理培训资料并分类归档,做到 各类文件、培训资料、图片音像资料齐全。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档案制 度,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 逐步实现教师培训管理信 息化、制度化。 八、培训要求
1、成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配置专干,真正做 到校长亲
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经办人员专门抓,并结合实际拟定 实施意见和管理措施。
2、每学期拟写工作计划和总结,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要培训场所, 确保人员
到位,使培训落到实处。
3、依靠骨干,利用远教设备,扩展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定期 组织面授
辅导;经常组织优质课竞赛和观摩课,研究课等教学活动, 结合实验课题, 搞好校本课题研究; 激发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
4、骨干教师亲自带头,以身示范,教师制定个人达标计划,坚持互 帮互学、
自学自练。
5、建立健全集体档案和教师个人档案。
九、条件保障和激励机制
1、培训支持:补助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 费、资料
费、伙食补助费、住宿费等开支。
2、按市、县教体局要求统一参加相关考试,统一发证。
3、所有在职教师都应按要求参加培训,否则在职称聘任中将底聘或 不聘。 4、所有人员都必须按照相关制度和职责认真完成本阶段培训工作, 不认真完
成的,将严格按照市、县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5、对不认真参加培训、考试、考核不合格者,见习期教师不得按时 转正,其
他教师不得推荐晋级和评优评模,己经评聘教师职务的,职 称低聘一级,当年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
6、对培训中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优秀辅导教师和师 训工作
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本实施方案自下达之日起执行。 各教师要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本阶段的 培训工作
寄料小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