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作者:杨方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08期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慢慢也渗透到了教育的領域。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被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淘汰,必须从教育阶段开始让学生和社会接轨,让高中生接触信息技术。在新教改的步伐下,抓住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为以后计算机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如何培养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问题;对策
引言:高中阶段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新课改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学习为高中学生的学习开阔了视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紧密衔接,让学生与时代接轨。但是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也存在某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高中阶段新课改的实施。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去发现这些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更改。 一、不利于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单一,受传统教学方法束缚
新课改下,大力提倡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让学生多接触计算机,开阔学生的视野,学校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配备了很完善的计算机资源。但是老师上课方式单一,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拿着课本给学生单纯输送理论知识,在黑板上写。这些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空洞不够具体,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较少,再加上老师这样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老师自己讲课备课任务也比较重大,这样的教学方法老师累,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比较少,还让学校的计算机资源得不到利用,这样下来就造成了老师学生资源三个方面的不利。因此老师应该及时反思自己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好,该怎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高中学生技术素养。 2.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大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压力最大,课程最紧张的阶段,这时候学生的更多精力主要是在文化课学习上,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想占用太长时间,他们甚至都不想去上信息技术课,或者把文化课的书带到信息技术课上去学习。这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不感兴趣,并且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提高文化课分数上。这样下来,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自然不利于开展,老师对于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