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4
表2-2 L9(3)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
实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K1 K2 K3 R A 1 1 1 2 2 2 3 3 3 3.57 4.01 4.25 1.190 1.337 1.417 0.227 B 1 2 3 1 2 3 1 2 3 3.83 4.02 3.98 1.277 1.340 1.327 0.063 C 1 2 3 2 3 1 3 1 2 3.86 3.93 4.04 1.287 1.310 1.347 0.060 D 1 2 3 3 1 2 2 3 1 3.75 4.09 3.99 1.250 1.363 1.330 0.113 多酚得率/% 1.06 1.26 1.25 1.31 1.33 1.37 1.46 1.43 1.36 由表2分析可知,影响浸提效果的主次因素为A>D>B>C,即乙醇浓度、浸提次数、温度、时间,得到香蕉皮多酚的最佳提取方案为A3B2C2D3。因此,能够确定最佳浸提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浸提次数为2次,温度为80℃,时间为3h。因为本最佳方案在正交试验表中没有这一组方案。因此,本试验做
9
成都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了一组平行试验(详见表2-4)来探讨最佳提取方案的多酚的提取率是否的确比其他任何方案都高。从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本方案所得的多酚的提取率平均值为1.476%,确实高于其他方案。故确定最佳浸提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浸提次数为2次,温度为80℃,时间为3h。 表2-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因素 乙醇浓度 温度
时间 浸提次数 误差
偏差平方和 0.079 0.007
0.005 0.020 0.11
自由度 2 2
2 2 8
F比 2.847 0.252
0.180 0.721
F临界值 3.110 3.110
3.110 3.110
显著性
由表2-3的方差分析可知,FA=2.903,FB=0.194,FC=0.161,FD=0.742,在水平0.1下,因素A对浸提效果的影响呈显著性。而在水平0.05下,A、B、C、D四个因素对浸提效果的影响均不显著。
表2-4 最佳提取方案得率的探讨
最佳方案下三次平行试验的得率/% 1.47 1.48 1.48
得出平均值为:1.476%
2.7 香蕉皮多酚物质提取物的定性
做完香蕉皮中多酚的提取后,为了证明得到的提取物中确实含有多酚物质,本文采用分光光度计及提取物与盐酸-香草醛溶液显色进行定性。
2.7.1 与盐酸-香草醛溶液显色
利用多酚类物质所特有的羟基基团与显色剂作用呈现所特有的颜色,以验证其性质多酚类物质与盐酸-香草醛溶液作用呈现粉红色。
操作步骤:
第一步,配制10%盐酸-香草醛溶液; 第二步,取适量粗品于滴定板上;
第三步,用滴管取盐酸-香草醛溶液滴在粗品上;观察颜色; 第四步,试验结果,颜色呈粉红色。 结果:香蕉皮提取液中的成分含有多酚。 2.7.2 分光光度计的定性
利用多酚类物质与盐酸-香草醛溶液作用显色在可见分光光度计找到它的波长范围,与标品比较。标品选用的是儿茶素。操作步骤如下: 标品:
第一步,配制标品溶液500ug/ml; 第二步,配制10%香草醛-乙醇溶液
第三步,配制空白标样:6ml10%香草醛-乙醇溶液+2.8ml盐酸+1.2ml95%乙醇 第四步,配制标液标样:1ml标液+6ml香草醛+2.8ml盐酸+0.2ml乙醇
10
成都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第五步,将配制好的标样置于恒温烘箱中,20℃左右,避光反应15小时。 第六步,上可见分光光度计,确定其波长范围。 香蕉皮多酚提取物样品:
第一步,配制空白样品:6ml10%香草醛-乙醇溶液+2.8ml盐酸+1.2ml95%乙醇 第二步,配制样液:1ml样品+2.8ml盐酸+6ml香草醛-乙醇溶液+0.2ml乙醇 第三步,将配制好的样液置于恒温烘箱中,20℃左右,避光反应15小时。 第四步,上可见分光光度计,确定其波长范围。
结论:标品的波长范围与样品的波长范围都在400-600nm. 注意事项:标品与样品在同一环境下反应。
表2-5 香蕉皮中多酚类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确定 波长(nm) 0.5ml OD 1ml OD 1ml样品0D 440 0.051 0.076 0.579 480 520 560 566 572 574 580 590 610 0.117 0.221 0.286 0.304 0.308 0.304 0.294 0.261 0.183 0.238 0.424 0.511 0.535 0.542 0.531 0.513 0.431 0.242 0.506 0.495 0.666 0.727 0.815 0.859 0.763 0.745 0.655
图五 香蕉皮中多酚类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
11
成都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10.90.80.7吸光度OD值0.60.50.40.30.20.10420470520570波长(nm)6206700.5ml浓度为244μg/ml儿茶素标准品乙醇溶液,于420-700nm扫描所得的波段1ml浓度为244μg/ml儿茶素标准品乙醇溶液,于420-700nm扫描所得的波长1ml样品乙醇溶液,于420-700nm扫描所得的波段
从图五可以看出香蕉皮多酚提取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标品儿茶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大致一样,说明粗提物中含有儿茶素,也就是说明了粗提物中含有多酚。
2.8 结论
香蕉皮中的多酚是水溶性物质,在一定范围内,其水溶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为香蕉皮中还含有果胶、多糖、蛋白质等物质,而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对多酚与它们之间相互缔合所形成的氢键和疏水键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因此,乙醇对多酚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对蛋白质、多糖的溶解性较低,而且果胶不溶于其中。而像丙酮、甲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有一定毒性。所以,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多酚。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在不同浓度的乙醇,不同的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浸提次数对香蕉皮中的多酚进行了浸提,以此分别来确定最适浸提因素。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出最佳浸提条件,及乙醇浓度为80%,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h,浸提次数为2次。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