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2年电大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学习知道练习题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5 20:09: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差175.19元;E.甲企业离散系数为19.78%,乙企业离散系数为20.89%,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大)

3.某车间工人日产量如下表: 日产量分组(件) x 25 26 27 28 合计 请回答:

(1) 若求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则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A.加权算术平均) (2) 工人平均日产量是(A.26.8件) (3) 各组工人数所占比重为(A.结构相对指标;B.15% 20% 35% 30%;E.结构相对数之和等于100) 4.某商店的三种商品为A、B、C,其价格和销售额资料如下表: 商品名称 A B C 合计 请回答:

(1) 计算商品的平均价格,应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C.加权调和平均) (2) 三种商品的销售量依次为(D.290 550 68) (3) 商品的平均价格为(C.63.87元) 5.甲、乙企业工人月产量资料如下表: 甲 企 业 按月产量分组 (件)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 工人数 (人) 50 100 120 80 60 30 乙 企 业 按月产量分组 (件)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 工人数 (人) 10 18 54 50 60 8 单位 件 个 箱 - 价格(元) 40 72 100 - 销售额(元) 11600 3960 6800 5800 工人数(人) f 3 4 7 6 总产量(件) xf 各组工人数 所占比重(%) 合计 请回答: 合计 (1) 若比较两企业工人月平均产量,则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B.加权算术平均) (2) 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为(D.甲企业67件 乙企业72件)

(3) 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标准差分别为(D.σ甲=14.07件,σ乙=12.24件) (4) 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标准差系数分别为(B.V甲=21%,V乙=17%) (5) 对比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代表性,则正确的选项有(B.乙大甲小) 6.某水果市场A、B、C三个摊位某时段销售苹果的情况如下表: 摊位 A B C 合计 请回答: 苹果价格(元/斤) x 3 3.2 4.5 销售额(元) y 70 65 50 (1) 若计算苹果的平均价格,应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A.加权调和平均) (2) 三个摊位的销售量依次为(C.23.3斤 20.31斤 11.11斤)

(3) 苹果的平均价格为(3.38元/斤)

7.某厂生产某种产品,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0元,本年度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而实际单位成本降低了8%,同时,计划规定该厂本年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而实际提高了15%。 请回答:

(1)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D.96.84%,超额3.16%完成计划) (2) 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A.104.5%,超额4.5%完成计划)

8.某总公司下设甲、乙两家分公司,甲、乙两家分公司员工的月工资资料如下表: 月工资x(元) 甲公司 2000 2500 3000 请回答:

100000 130000 9000 工资总额m(元) 乙公司 80000 150000 6000 (1) 若计算甲、乙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则采用的计算平均月工资的方法为(B.加权调和平均) (2) 三个档次月工资员工人数依次为(C.甲公司50 52 3 乙公司40 60 2) (3) 甲、乙公司员工平均工资为(A.甲2276.19元 乙2313.73元)

第五章 时间数列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C.时期数列)

2.在时间数列中,作为计算机其他动态分析指标基础的是(A.发展水平)

3.已知各时期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初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B.累计法) 4.已知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A.水平法)

5.假定某产品产量2007年比1997年增加了235%,则1997-2007年期间平均发展速度为(B.10335%)

6.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是(D.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7.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D.二者无直接代数关系)

8.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B.7.1%) 9.总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

10.以1980年为基期,2006年为报告期,若求平均发展速度须开方计算,应开几次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C.26)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B.某省近5年钢铁产量;E.某商场1990-2006年商品销售额) 2.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就可计算(A.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

3.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数是(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

平之比;E.总速度)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碱1;D.定基发展速度减1) 5.时间数列的特征主要有(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不规则变动;E.循环变动)

6.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指标数值所属的总体范围应该一致;B.指标的经济涵义应该相同;C.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应该一致;D.指标数值的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E.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或时间间隔应该一致)

7.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A.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E.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

8.计算序时平均数的方法有(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序时平均法;D.加权序时平均法)

9.当时间数列中的指标数值存在负数时,不宜采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因为计算结果(A.可能为负数;C.可能为虚数)

10.反应现象发展变化程度采用的指标有(A.发展水平;B.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

三、判断题

1.时间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不属于变量数列。(X)

2.在实际统计工作中,为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常计算年距增长量、年距发展速度和年距增长速度。(X) 3.发展水平是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它只能用总量指标来表示。(X) 4.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对) 5.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简单序时平均法。(对) 6.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对)

7.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没有共同点。(X) 8.若将某市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时间数列属于时期数列。(X) 9.平均增长速度不能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对) 10.时间数列中的指标数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对)

四、综合应用题

1. 某市2006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数列资料如下表:

某市2006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 单位:万人 时间 从业人员 请回答:

1月1日 140.2 3月1日 142.5 7月1日 144.1 11月1日 149.5 12月31日 148.8 (1) 关于此数列,下列表述正确的有(B.属于时点数列;D.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2) 2006年该市的年平均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为(C.145.12)万人。

(3) 计算2006年该市年平均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的方法称(B.加权序时平均法)

(4) 为了更真实地反应该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变动情况,应尽可能地收集(A.月度数据)

2. 某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表:

某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年份 工业增加值 请回答: (1) 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值数列属于(A.总量指标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 (2) 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量为(B.12.40)万元。 (3) 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C.52622002001年 200 2002年 220 2003年 231 2004年 240 2005年 252 2006年 262 -1)

(4) 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年平均工业增加值为(D.234.17)万元。

第六章 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题

1. 反映现象总规模或总水平变动程度的指数是(B.数量指标指数) 2. 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称为(B.总指数) 3.

KW?公式—K=称为(A.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 W?4. 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D.20%)

5. 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B.降低)

6. 平均指数是通过下列哪项指数加权平均而成的指数?(D.个体指数) 7.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8. 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的目的是测定以下哪项的总变动。(A.各种商品销售量) 9. 指数划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依据是(C.按总指数编制方法不同) 10. 利用下列哪项可以建立对国民经济发展变动的评价和预警系统。(A.指数法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 综合指数(A.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B.可变形为平均指数;C.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 2. 平均指数(A.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C.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D.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指数形

式;E.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

3. 三种商品的综合价格指数为105%,其绝对影响为68万元,这表明(A.三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5%;C.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在维持一定生活水准的情况下多支出68万元;D.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店在一定销售量条件下多收入68万元)

4. 在计算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时期的选择(A.应根据指数的经济内容来决定;B.在计算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C.在计算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D.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不变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

5. 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产品销售量指数;C.工业总产出指数;E.职工人数指数)

6. 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A.综合指数法;B.平均指数法;C.数量指标指数法;D.质量指标指数法) 7. 编制综合指数首先必须明确的概念有(A.指数化指标;B.同度量因素) 8. 指数的作用有(A.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B.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程度;C.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D.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E.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9.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B.产品成本指数;D.零售物价指数;E.劳动生产率指数)

10. 假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15.4%,则说明(B.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超过15.4%;C.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低于15.4%;D.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上涨了15.4%)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总指数量最主要的作用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对) 个体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形式。(X) 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形式。(X) 同度量因素时期选择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报告期,质量指标综合质素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基期。(X)

如果基期货报告期的资料不全,就不能计算总指数。(X) 指数一般是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对)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度到能够相加和比较的指标。(对) 某企业按199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2007年工业总产出指数为134.8%,这表明该企业2007年的产量是1990年的1.348

倍。(对)

9. 指数体系可以测定各因素的变动最总变动的影响,进行因素分析。(对) 1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属于静态指数。(X) 四、综合应用题

1. 某商场三种商品销售量和零售价格资料如下表: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价格(元/件) 200 100 160 220 120 150 销售量(件) 4000 8000 3000 5000 6000 4000 若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指数和零售价格指数,并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请回答下述问题:

(1) 销售量指数为(A.107.69%)

(2)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B.108.04%)

(3) 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B.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7.09%,增加

16万元)

(4) 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B.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8.04%,增加18

万元)

2. 某企业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表: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单位产品成本(元/吨) 350 180 30 320 176 30 50 50 160 产量(吨) 60 50 200 若根据上表资料编制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指数、成本总指数、产量总指数,并分析由于单位产品成本和产量变动对

2012年电大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学习知道练习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ctv72ll8n6msol1o4w75dq8n1si8z00udx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