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9:41: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西班牙16世纪下半期地方画派中最著名的画家是埃尔·格列柯。1577年,格列柯来到了西班牙,后长期定居在西班牙的托列多城。托列多是西班牙没落贵族聚居的地方,格列柯怀才不遇的心情当地旧贵族的没落情绪取得了合拍。在格列柯的作品中经常反映出苦闷、沉思、怀疑、骚动不安的情调,这与他所处的时代、社会有关。格列柯是一个很有才能的画家,也是一个在思想上充满矛盾的画家。他不满意西班牙的上层社会,但又无法从贵族的圈子里走出去和下层人民接触,他用一双悲剧性的眼晴注视着现实,正如美术史论家芬克斯坦所说:“在埃尔·格列柯看来,周围的整个世界在崩溃”。他笔下的人物和风景常常是变形的,这正是他激动不安的心情的反映。《奥尔加斯伯爵的下葬》是他的一幅重要作品,画中描绘了这样一个传说:1323年,当奥尔加斯伯爵下葬时,突然从天而降两位圣者,他们穿着金色的衣服,走向人群,并把伯爵的尸体抱起置入石棺。当这一奇迹出现时,在场参加葬礼的人们大吃一惊,有的忙念经文,有的举目望天,有的沉思,有的惊叹??。这幅画的意义在于既表现了奇迹,又不完全相信奇迹,重在表现当时人们复杂矛盾的心情,这种心情也代表了画家本人的心情。他的作品好像不是把人们引向宗教,而是引向社会,引向人们对社会的沉思。格列柯既是一个画家,也是个哲学家,在当时就有人把他看作是哲学型的画家。进入17世纪,埃尔·格列柯的思想变得更加矛盾和复杂,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他的艺术。他的晚期作品更表现出变形和骚动不安和特色,如他创作的《使徒彼得和使徒

保罗》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是一幅像谜一样的画,画面上两个睁着大眼睛的使徒,面部带有神秘莫测的表情,这些形象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中世纪拜占庭的圣像。他的《揭开第五印》更是一幅带有狂暴激情的绘画作品,画面上的人体如燃烧着的火焰,天、地、人浑然一体。在油画《托列多的风暴》中,这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象,给人的印象是:在狂暴的大自然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油画《拉奥孔》同样是一幅表达怀疑情绪和人生痛苦的作品。人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拉奥孔,画家把这个神话中的人物表现得极有悲剧气氛。此时的拉奥孔正在与毒蛇作死亡前的对话,面部带着悲壮的情感。一对复仇女神站在旁边作壁上观,她们好像是历史的见证者。有趣的是画面上的背景画的是托列多的风景,这好像表明这一悲剧就产生在人们的身边。《尼·德·格瓦拉》就是一幅非常富有特色的肖像画,他毫不美化这位宗教法官,这个中年人虽然身穿华服,但却无法掩盖他那阴险、冷酷的性格,由此让人联想到当时那个宗教裁判所横行的年代。埃尔·格列柯也善于画圣母的形象,往往在优美的圣母像上包含着他对人性的追求,透露出人文主义的思想感情。如《圣家族》格列柯前期的代表作还有《吹火的孩子》、《清洁圣殿》、《圣母升天》、《腓力二世之梦》、《圣莫里斯的殉教》等。综观他的一生,毫无疑问他是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独具一格地反映了西班牙的那个危机年代。 法国文艺复兴美术

15世纪时,政治、宗教动乱和英国入侵使法国分裂为三部分:英国占领下的北部地区;以第戎为中心,佛兰德斯为领地的勃艮第;太子

查理偏安一隅的布尔日。法兰西君主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喜爱和庇护艺术,终使佛兰德斯文艺复兴浪潮沿塞纳河南下,并在第戎、里昂、阿维尼翁扩展开来。作为哥特艺术的故乡,法国早就在建筑上赋予过宗教艺术最崇高的表现力,此时,尽管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如醉如痴,艺术家们却能不忘传统,熔法国、佛兰德斯、意大利艺术的动人之处于一炉,产生出自己的杰作。

勃艮第最出色的雕刻家斯吕特在无畏者菲利浦陵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尚波莫尔修道院正门上的《供养人与圣母子》、该院群雕《六先知》都是他慷慨激昂之作,深刻的心理描写使他成为15世纪艺术中写实主义潮流的主要代表。

图尔的雕塑家们完成了从复兴向古典的过渡,柯隆波的《圣乔治屠龙》以及他在南特大教堂和弗朗索瓦二世陵的雕像都以不失高雅的强劲力度表明这位艺术家不仅具有高度表现力,而且还追求人物形象的完美。

15、16世纪法国雕塑的普遍特点是极强的装饰性,它们是为建筑而创作的,并与建筑物的线条融为一体,这在古戎的作品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卢浮宫的《女像柱》、《带鹿的狄安娜》和枫丹白露王宫的装饰浮雕,都造型精美,线条典雅,样式主义的肉感带上了古希腊高贵的形。如果说他29岁时的作品《德伯雷兹墓》在细节上尚有佛罗伦萨的些许影响,那么,10年之后的巴黎圣洁者喷泉浮雕《仙女》已是最古典不过了。流畅的曲线,被水浸湿的衣裙使古代秀美修长的女人体得以重视。另一位雕塑大师彼隆26岁便以亨利二世圣心碑反

映出法国艺术的主要倾向。两年之后,他在亨利二世陵上再显身手,墓上的王后跪像给人以意大利式的美感,下面的死者卧像则具北方精神和哥特习惯。宗教感情、忠实信念、对人生短促的慨叹,都得到简洁有力的宣泄。掌玺大臣彼拉格亡妻墓是彼隆的晚年之作,上面的彼拉格跪像深沉雅逸,浮雕《基督下架》的手法更强劲近乎痉挛,是意大利古典题材与法国传统的完美结合。

位于意大利与西班牙中间的普罗旺斯地区由于15世纪法国国王定都斯、教皇定都阿维尼翁而成为各种文化的汇聚之处。《哀悼基督图》便出自普罗旺斯画派名家夏隆东(1447年后在阿维尼翁)之手。画中人物特点鲜明,圣母那悲痛欲绝的姿态动人心弦。画家巧妙地利手黑衣下摆和基督僵直的躯体把5个人物联在一起,具有哥特晚期风格的线条和夸张手法与佛兰德斯迥异,给人以新鲜、生动之感。 在罗瓦尔河谷中以手抄本插图和教堂玻璃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国艺术在15世纪下半叶卓有成就,图尔的富盖所绘的谢瓦利埃《祈祷书》和《默伦双联祭坛画》使法国艺术别开生面。《圣母子》严格多变的几何形和色彩的抽象化既反映了画家卓越的想象力,也标志着法国趣味向古典主义发展。他的另两幅代表作《查理七世》和《德于格尔森像》则证明这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不管在手抄本上,还是在木板上,不管是使用胶彩还是油彩,都同样得心应手。

意大利的两位大师罗索(1495—1540)和普里马蒂乔(约1504—1570)接受了法国枫丹白露王宫的内部装饰工作,为之竭忠尽智,付出了全部心血。他们设计和参与制作的壁画、挂毯、浮雕以及各种

搜索更多关于: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的文档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cv3d9ewsz8jj329naci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