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奇思妙喻的赏析
作者:李慧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5期
摘 要:《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由于早期受到玄学派影响较深,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奇思妙喻使诗歌言之有物而不失幽默感,同时也达到了他所提倡的非个人化的效果,并且增加了诗歌的新颖性,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诗中艾略特运用的奇思妙喻及其达到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艾略特 奇思妙喻 一、引言
T.S.艾略特是20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评论家,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歌和文学评论对现代文学影响深远。他重视文学传统,并从文学传统中汲取养分,为诗歌的新发展探索道路。17世纪玄学派作为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为艾略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灵感,也为他的诗学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史蒂夫·埃利斯(2009)在其书中谈到艾略特将玄学诗人作为欧洲传统的一部分,将玄学派的“奇思妙喻”视为情感与思想的结合,也提到了艾略特诗学理论源于玄学诗人的诗学理论,由此可见艾略特受到玄学派影响之深。
根据约翰·安东尼·卡顿(1928)编撰的《文学术语与文学理论词典》,奇思妙喻是作者花费心思构想出的奇特的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夸张或矛盾修饰法,目的是通过其蕴含的才智与独特性达到使读者感到惊奇与快乐的效果。奇思妙喻也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玄学派所使用的奇思妙喻,这一手法成了约翰·邓恩为代表的17世纪玄学派诗人标志性手法。到了18世纪,人们认为玄学派诗歌过于牵强与反常而淡出文坛。经过近两个世纪的沉寂,在二十世纪初T.S.艾略特的诗歌与诗论使之又恢复了生机与活力。艾略特将奇思妙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段大加赞扬,他认为“奇思妙喻是对某一修辞手段精雕细琢、推演深化,使其进入创造性思维所能达到的境界”(李正栓&李云华,2009)。在他的《玄学诗人》一文中,他赞扬了玄学诗人试图寻找语言对等物去表达思想与情感所做的努力。这里的语言对等物就是指玄学派所使用的奇思妙喻,其中所运用的客观具体的意象恰好符合艾略特所提倡的用客观对应物去表达思想情感的想法。
不同意象的并置、无相似性的事物的类比是玄学派的奇思妙喻的主要形式。邓恩的诗歌中不乏奇思妙喻的例子。在其《告别辞:莫伤悲》一诗中,他使用了很多具体而奇特的意象表达忠贞不渝的感情。他将爱人的灵魂比作金箔与圆规。他们的灵魂合二为一,如同金子良好的延展性,即使距离遥远也不会断裂。如果他们分开了,他们就会像圆规的两只脚,妻子的灵魂是定点,是中心,他是另外一只脚,围绕妻子转动,即使走远也会倾听妻子的召唤,当他归来时,他会与妻子合二为一。初读此诗,读者可能会感到疑惑,灵魂如何与金箔和圆规产生联系,经过诗人的解说,读者会被这种奇特的比喻所折服。正是其所包含的智慧与新奇给读者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