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版)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6:29: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 文科综合地理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1.D 2.B 3.D 【解析】

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故答案选D。

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B项。

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答案选D。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 中心商务区 B. 森林公园 C. 大型住宅区 D. 产业园区

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答案】4.B 5.A 6.C 【解析】

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答案选B项。

5.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丙站点都为一级站点或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答案选A。

6.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可知所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 夏季

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 递减 B. 先减后增 C. 先增后减 D. 递增

8. 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水体营养盐 B. 太阳辐射 C. 水体含沙量 D. 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7.D 8.C 9.A 【解析】

7.读图结合图例可以判断,在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故选D。 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密度逐渐增大,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流水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地区沉积,泥沙中的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故选C.

9.冬季,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相同位置的密度降低,所以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10~11题。

10.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 丁丙甲乙 D. 甲丙乙丁 11.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答案】10.B 11.D 【解析】

10.根据丁的描述判断,(向北望去有极光)丁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而甲逐渐由春到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而乙地将由秋进入冬说明乙位于北半球,且

较丁纬度低,丙地入秋失败,说明处于由夏至秋的阶段,应位于南半球,且较甲纬度高,更朝南,所以综合判断从北向南依次为丁乙丙甲,故选B。

11.由上题判断,丁地出现极夜现象,且位于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结合选项,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6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6分)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6分)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的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宜,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经济效益

(完整word版)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推荐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cx5t8obn29pg7z7hdvh6c4rp7oyx100st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