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文变染乎世情--论黄春明的小说创作
姓名张寅玲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田锐生
2011-04
摘 要
我国古代著名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
时序台湾作家黄春明的小说创作生动地印证了这句话从创作初期受到存在主义
现代孤绝感影响的个人主义经验写作到回归大地面向底层小人物的乡土写实作品
再至选择民族题材描写殖民经历的都市讽刺小说直至近年来关怀乡村孤独老人的系
列作品黄春明的创作演变标志了当代台湾文学关怀点的不断转移从个体生命体验的
重视转向群体民众生活的关怀从现代主义的外来文学话语转向现实主义的本岛诉
说方式从单纯的乡土经验描绘转向复杂的社会生活形态剖析
黄春明是台湾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在台湾香港内地有众多读者并被译成多种
外国文字出版为海峡两岸的文学宝库增添了一篇篇具有文化意义和品格的小说其主
要创作成就集中在乡土写实和殖民批判这两个阶段限于资料传播的有限与不便大陆
读者接触到的黄春明作品也多限于此因此以往对黄春明小说的研究往往只局限于
这两个阶段研究多为局部性的本文则尝试对黄春明的小说创作进行全程性研究从
台湾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和作家自身成长成熟的阅历研究黄春明从初涉文坛直至今日
的不同创作阶段对其小说做一个整体性的探讨
正文分为四章按黄春明小说的创作顺序将其创作道路分为四个阶段结合对每
个阶段台湾社会特点和作家自身经历的探究解析其作品意义和价值
第一章苍白而又孤绝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模仿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六年
是黄春明自认为苍白而又孤绝\的创作早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清道夫的儿子》
《小巴哈》《城仔落车》《两万年的历史》《玩火》《北门街》《借个火》《把瓶子升
上去》《男人与小刀》等这些作品有的探讨当时社会男女的情爱观念有的表达对
人性的探究这一时期的大部分作品几乎都是根据他的个人经历发挥而成但已隐约透
露出后来黄春明作品中社会批判的雏形就这一点而言我们或许可以把黄春明这一时
期的创作当成是他后来走上乡土写实的现实主义道路之前的一个精神驿站
第二章笑中含泪的歌在泥土中讨生活的小人物群像走过初涉文坛时短暂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个人情绪表达黄春明很快走进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他以家乡为
I
背景描写他熟悉的辗转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这是黄春明作品流传最广也是成就最高的
阶段作品包括《青番公的故事》《溺死一只老猫》《锣》《看海的日子》《儿子的大
玩偶》等同以往作品不同的是黄春明赋予这些小人物新的思想性格他们卑微而不
下贱承受着眼前的不幸即使眼中看不到光明心中依然不放弃追求散发着人性的
温暖光辉黄春明深爱着这些乡土人物不想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命运的谷底他的人道
主义和理想主义是古典的却也是常新的
第三章强烈的历史记忆和殖民地创痕殖民批判系列这一时期黄春明小说
的背景由农村转移到城市题材开始涉及到民族传统和民族自尊的重大课题表现了强
烈的民族意识这一阶段的主要作品包括《甘庚伯的黄昏》《苹果的滋味》《莎哟娜啦·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