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成 数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成数的意义,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2.经历运用成数和百分数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
3.体会成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能应用成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成数的含义以及成数与百分数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师: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二成”表示什么意思呢?它与我们学过的分数和百分数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的另一种应用——成数。
【探究新知】
一、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1.师让学生明确成数的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常用成数表示,通称“几成”。
师:上面报道中增产“二成”……“二成”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教师板书: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5
(1)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2)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师强调应先找准单位“1”。 二、利用成数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分析题意,理解题意:
(1)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2)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列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4)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350×75%=350×0.75=262.5(万千瓦时) 方法二:350-350×25%)=350-87.5=262.5(万千瓦时) 【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
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外作业】 练习册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
成数是农业生产和各行各业发展变化情况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相比于“折扣”,“成数”对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词语,但有了“折扣”的铺垫,学生理解“成数”也不算太难。教学时,通过联系实际问题讲解,让学生明确解题时要先确定哪个量是单位“1”的量,明确“成数”问题实
6
际上是百分数问题的一种应用。
第3课时 税 率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能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额。
2.联系已有的分数、百分数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等活动,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纳税观。 【重难点】
重点: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建立税率问题与百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情境图。
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建设全面展开,那么开展这些建设的费用是从哪儿来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说一说。
师指出这些建设的费用是国家提供的,而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税收有关的知识——税率。
【探究新知】 一、税率的含义。
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10页上面的内容,指名学生说说税率的含义。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
7
种收入中应纳税部分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利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例3: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中应纳税的部分是30万元。如果按应纳税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应纳税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3%是增值税与应纳税部分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增值税占应纳税部分的3%,题中“10月份的营业额中应纳税的部分是30万元”,因此10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就是30万元的3%。
3.明确算理,列出算式。
求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就是求30万元的3%是多少。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3%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3%=30×0.03=0.9(万元) 【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外作业】 练习册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
税率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