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七、计算题
26.加热分解31.6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31.6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测得产生的氧气质量占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25%.通过计算,分析说明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固体组成情况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27.同学们发现一种“氮气灭火装置”,利用液氮(沸点为-196℃)产生大量氮气来灭火。他们用氮气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却发现蜡烛未熄灭。
(査阅资料)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压强不变时,气体温度越低,密度越大。 (1)结合氮气性质分析,如图蜡烛未熄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实验1:探究氮气能否用来灭火(所用容器均为隔热材料,下同) 实验编号 1-1 1-2 1-3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蜡烛持续燃烧 蜡烛缓慢熄灭 蜡烛熄灭 (2)实验前有同学提出,由液氮汽化产生的氮气温度低,密度足够大,会向下流动隔绝可燃物周围的氧气。依据实验1判断,这种假设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有同学根据实验1提出新假设,氮气灭火可能与可燃物周围氮气的含量有关。可能支持这一假设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填实验1中的实验编号)。 实验2:探究灭火与氮气含量是否有关 实验编号 2-1 2-2 2-3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蜡烛没有熄灭 蜡烛缓慢熄灭 ______ (4)实验2中,蜡烛所在位置氮气含量最高的是______(填实验编号)。 (5)推测实验2-3的现象是______。
(6)反思实验2,除氮气含量外,影响蜡烛燃烧的其它可能因素是______。
(7)结合上述实验,下列关于“氮气灭火装置”使用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从高处向低处喷洒使用
B可燃物火焰熄灭后,还需持续通气一段时间
C在有少量排气口的封闭空间中使用时,效果好于开放空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二、多选题 题号 答案 三、填空题
21.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不同意 反应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小徐没有考虑到空气中氧气参加了反应 133.按下列要求填空。 (1)NH4+的名称是_________; (
解析: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不同意 反应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小徐没有考虑到空气中氧气参加了反应 133.按下列要求填空。 (1)NH4的名称是_________;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A A A D D A A D A A C D D 16 17 18 19 20 AC CD CD AD CD (2)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值为_________;该原子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时,
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铁是_________。 铵根或铵根离子 16 S2- CH4 Fe2O3 22.① ② 导电 四、推断题
23. CO 2H2O2 五、流程题
2H2O +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4. 3:1 物理 六、实验题
25.集气瓶 2KMnO4
ΔK2MnO4+MnO2+O2↑ B D或E 石蕊试液变红色
Ca(OH)2+CO2═CaCO3↓+H2O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七、计算题
26.2g 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测得产生的氧气质量占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25%. 说明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固体组成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八、科学探究题
27.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倾倒时不能隔绝蜡烛周围的氧气不成立1-22-3蜡烛熄灭(或蜡烛迅速熄灭,合理即可)温度B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F2:两个氟原子 C.Al3?:一个铝离子 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D.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5∶2
3.能在pH为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FeCl2、CuSO4、NaCl C.CaCl2、Na2CO3、AgNO3 4.下列灭火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酒精洒出失火用湿抹布盖灭
B.电器自燃用水泼灭 D.汽车自燃用灭火器灭火 B.K2SO4、NaNO3、NH4Cl D.BaCl2、Na2SO4、NaOH
甲 4 m 乙 31 40 丙 21 6 丁 10 16 B.2K:2个钾元素 D.FeCl2:氯化铁
2.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
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物质 CuO粉末 NaCl固体 FeSO4粉末 CO2 B.B 杂质 木炭粉末 KNO3固体 CuSO4粉末 CO C.C 操作方法及使用试剂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 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通入氧气,点燃 D.D 6.下列保护环境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实施绿化工程,防止扬尘污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