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节期间,几个回到乡村的青年在闲聊。这些话语引人关注:
①我喜欢上海,它有国际视野和大都市气息。
②老家很漂亮,又有新政策支持,我想回来创业,还能陪伴家人。
③我哥在国外,好几个春节都没有回了,父母一直念叨。
④大城市压力大,节奏快,我有点儿跟不上。
⑤我想接爸妈和孩子到城里生活,可爸妈不愿意离开家乡。
身处大发展的时代,作为“00后”的你,读了上面材料后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条话语为基础确定立意,表达你的人生愿景。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锐意进取,以格局应对挑战
周作人先生有言:“社会不但需要粮食和药材,却也一样迫切的需要蔷薇与地丁。”比起作为社会基石但缺乏变化的“粮食”,或者在既定领域发挥作用的“药材”,我更愿意做心怀理想而绽放的“蔷薇和地丁”,在快节奏的大都市中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格局,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诚然,在大城市奋斗不易,无数人看见了它冷漠残酷的一面,在巨大的压力和快节奏的麻木中退缩,选择回到和平安逸的家乡小城。或是故土难离,心之所念,无非家乡的草木,身之所向,当然是村头陌上的春暖花开。
然而,一如威尔逊所说,机遇和挑战成正比。大城市虽然给子我们重重困难,但它所提供的机会却绝非小城小镇可以比拟。悠闲自在的生活也许好过些,但更可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自然没有在大城市打拼来的丰富有趣,不是吗?
也有人说,家乡的发展正在路上,政策支持下,机会渐渐多了起来,回到家乡并不全然意味着放弃机遇。只是,小城里能产生的机会总归缺少一份开阔 的视野和格局。魏源所言“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不外乎是这个道理,大城市与世界接轨,与四方联系, 在其中奋斗所带来的国际化视角和立足全社会的考量是个人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也使我们能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放大。
自然,乡土的亲情羁绊总让我们难以割舍,过去的温暖时光总让我们魂牵梦绕。但是,所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