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及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2:55: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复习总目

1、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 2、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3、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知识点概要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边AB可用边AB所对的角C的小_ A写字母c 表示,AC可用b表示,BC可用a表示.

注意:(1)三条线段要不在同一直线上,且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

_ B

_ C

(3)△ABC是三角形ABC的符号标记,单独的△没有意义. 2、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直角三象形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类: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的定义: (1)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表示法:1.AD是△ABC的BC上的中线.

BDCA2.BD=DC=

1BC. 2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是△ABC的∠BAC的平分线.

12.∠1=∠2=∠BAC.

2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④用量角器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是△ABC的BC上的高线.

2.AD⊥BC于D. 3.∠ADB=∠ADC=90°.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

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形外;

③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1)三边关系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是短;

(2)围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 三角形的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BDCA21点

ABDC 2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6、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长确定,则三角形的形状就唯一确定,这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注意:(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7、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3)全等变换

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全等变换包括一下三种:

(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 (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

3

做旋转变换。 中考规律盘点及预测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历年来是经常考到的填空题的类型,三角形角度的计算也是考到的填空题的类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很重要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往往会考到。 典例分析

例1 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

A、AB=AC

B、BD=CD C、∠B=∠C

D、∠BDA=∠CD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SAS,AAS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证明:A、∵∠1=∠2,AD为公共边,若AB=AC,则△ABD≌△ACD(SAS);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1=∠2,AD为公共边,若BD=CD,不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不能判定△ABD≌△ACD;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1=∠2,AD为公共边,若∠B=∠C,则△ABD≌△ACD(AAS);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1=∠2,AD为公共边,若∠BDA=∠CDA,则△ABD≌△ACD(ASA);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例2 1、在△ABC中,已知∠B = 40°,∠C = 80°,则∠A = 60 (度) 2、在△ABC中,∠A = 60°,∠C = 50°,则∠B的外角= 110° 。 考点:1、2两题均为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

4

八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及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d8g8659ii3cwgj88zu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