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计算题
26.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请回答
(1)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八、科学探究题
27.为探究锌、铜、铬三种金属的性质,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三种金属丝分别与一节干电池和小电珠连接,小电珠发光。
(实验二)取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铜丝、铬丝均与50mL稀硫酸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反应现象 (实验三)金属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如图所示的化学电池装置,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H2),小电珠发光。
锌 5% 少量气泡 铜 5% 无现象 铬 15% 许多气泡 铜 15% 无现象
(1)实验一的现象说明三种金属都具有____________性;
(2)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要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必须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增补一个实验才能得出结论,其实验内容是把粗细、长短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放入________________的50mL稀硫酸中,观察放出气泡的快慢; (4)金属活动性强弱是由金属物质的结构决定的,不会因某个实验而改变。下列关于实验三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铜的金属活动性变得比锌强 B.铜与稀盐酸发生了置换反应 C.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D B B D A B A B D D D D C 二、多选题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CD BCD BC AD CD 三、填空题
21.①⑦ ③④⑤
22.N2 SO3 H2O 3Fe2+ 四、推断题
23.HMnO22 C 2KClO3=2KCl+3O2↑ 2H2+O2
2H2O 供给呼吸
Δ五、流程题
24.吸附固体,加速沉降 过滤 除去色素和异味 b 净化效果更好 硬水 馏 六、实验题
25.偏小 量筒、胶头滴管 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D C 七、计算题
26.9:1:12 41.0% 八、科学探究题
27.导电 Cr+H2SO4===CrSO4+H2↑ 置换 锌丝(或铬丝) 15%(或5%) C
煮沸 蒸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焊锡、黄铜、铁是常见的合金 C.液氧、水银、钢是常见的单质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A.蒸馏
B.玻璃破碎 B.过滤
C.水结成冰 C.静置沉淀
D.粮食酿酒 D.吸附沉淀
3.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柴燃烧 B.酒精挥发 C.水变成冰 D.铁水铸成锅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 B.盐酸 C.石灰石 D.干冰 6.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B.CO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C.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D.铝块能压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延展性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 B.水 C.CO2 D.H2O2
8.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是燃素说的信仰者。1766年,他用铁、锌、锡等六种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作用制得“可燃空气”,并将其表示为:
B.煤、干冰、蒸馏水是常见的纯净物 D.空气、合金、溶液都是混合物
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空气”是从金属中分解出来的 B.上述六种金属包括铜 C.“可燃空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9.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是0.2NA,那么Fe所带的离子个数为( )
3+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某溶液中仅含有H+、Fe3+、SO42-、NO3-4种离子,己知其中H+、SO42-、NO3-的个数比为1:2:3,H+的个数
A.0.6 NA B.1.2 NA C.0.4 NA D.0. 2NA
11.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9:4
12.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 ) A.CO
B.CH4
C.H2和CH4
D.H2、CO和CH4
13.产生下列现象与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无关的是( ) A.闪电 B.酸雨 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
14.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 A.分子 B.元素 C.原子 D.单质
光照1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得出的有关淀粉的结
论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二、多选题
16.通过初三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中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 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
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浮渣
17.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物质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物质丙一定是反应物 C.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且有黑色固体生成 B.铝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19.取一定量某可燃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
B.x的最大值为5
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可能为4︰5
甲 16 32 乙 2[ 2 丙 1 x 丁 20 y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