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及制度
三篇
篇一: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
前言
为加强中小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计量基础工作,提高企业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水平,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保证,改善经营管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计量工作的意见》,制定本规范。 1.范围
1.1本规范规定了企业为实施科学管理、保证质量、节能降耗、提高效益所应具备的计量检测保证能力的基本要求。
1.2本规范的要求是通用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生产规模和经营方式,选择相应的途径和方法达到本规范的要求。计量器具制造和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等对计量有特殊要求的企业,除满足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满足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所规定的计量要求。 2.引用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
第 1 页 共 21 页
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119022-1 《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 第一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
GB/T17167—1997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注:引用文献可向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咨询。 3.术语定义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的有关定义适用于本规范。下面引用了一些最相关的定义并列出一些适用于本规范的其他定义。 3.1 计最
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3.2 计量保证
用于保证计量可靠和适当的测量准确度的全部规范、技术手段及必要的各种运作。
3.3 法定〔计量〕单位
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 3.4 〔计量〕基准、标准
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 3.5 计量器具(测量仪器)
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3.6 测量设备
第 2 页 共 21 页
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须的资料的总称。 3.7 溯源性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问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3.8 溯源等级图
一种代表等级顺序的框图,用以表明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基准之间的关系。
注:溯源等级图是对给定量或给定型号计量器具所用的比较链的一种说明,以此作为其溯源性的证据。 3.9 检定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3.10 校准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11 检测
按照规定的程序,为了确定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3.12 审核
确定计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3.13 评审
第 3 页 共 2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