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类型
–缺损症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丧失 ?瘫痪、感觉减退或消失
–释放症状-低级中枢的功能亢进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刺激症状-过度兴奋活动 ?癫痫或癫痫样发作
–失联络症状-断联休克表现 ?脊髓休克 感觉的分类
–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一般感觉
?浅感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复合感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体觉、重量觉 ?感觉传导路的共同特点 –向心性传导 –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二级神经元交叉
?浅感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 –背根神经节(1st) –后角灰质(2nd),脊丘系 –丘脑腹后外侧核(3rd)
?深感觉:运动、位置、振动觉 –背根神经节(1st) –薄束、楔束核(2nd),内侧丘系 –丘脑腹后外侧核(3rd)
薄束、楔束:骶、腰、胸、颈(由内向外) 脊髓丘脑束:骶、腰、胸、颈(由外向内) 感觉纤维投射大脑皮层的映像关系-倒置人形 –与代表的功能精细程度有关 感觉障碍的种类
?感觉过敏—阈值降低或敏感性增高 ?感觉过度—阈值增加,反应时间延长
?感觉异常—异样感觉,如麻、木、蚁走、灼电感 ?疼痛—局部、扩散、放射、牵涉、灼痛、幻肢痛等 ?感觉减退或缺失 –完全性感觉缺失 –分离性感觉缺失 ?皮层损害
–单肢损害分布 –复合感觉减退 运动系统的解剖基础
?运动功能
–随意运动依托锥体系统
–不随意运动由锥体外系、小脑系统调节 ?运动系统的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系统 –下运动神经元 –锥体外系 –小脑系统
运动系统的传导通路 ?离心性传导 ?二级神经元组成
?先交叉,再支配二级神经元 –一级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 ?皮层(大)锥体细胞
–二级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 ?颅神经运动元(核团) ?脊髓前角神经元
?运动的大脑皮层代表区-倒置人形–与代表的功能精细程度有关?重要的运动传导结构–内囊与放射冠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瘫痪
?颅神经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神经元?及其传出纤维支配到效应器官(肌肉)过程中发生的病变–下运动神经元–神经根、干、丛–周围末梢神经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征 –肌肉松驰,肌张力降低 –明显肌肉萎缩
–反射消失(皮肤浅反射和腱反射) –病理征阴性
–肌电图提示:巨大电位、失神经改变、肌纤维颤动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定位诊断 ?前角损害:瘫痪呈节段性分布
–如灰髓炎、脊肌萎缩症、脊髓空洞症 ?前根损害:呈节段性分布 –可能累及邻近的感觉根
?神经丛性损害:呈周围神经分布 –累及感觉纤维、植物神经 ?周围末梢损害:末梢神经分布 –累及感觉纤维、植物神经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包括皮层运动神经元及其传导束,由这些结构受累引起的运动障碍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征 –肌张力增高
–无明显肌肉萎缩,可以废用性萎缩 –腱反射亢进 –病理征阳性
–脊髓病变同侧,脑干以上病变对侧 ?皮层损害 –单瘫
–皮层功能-高级神经功能 ?内囊损害 –偏侧瘫痪 –偏身感觉障碍 –同向的偏盲 ?脑干损害
–交叉性瘫痪(同侧颅神经障碍、对侧肢体运动障碍) ?脊髓损害:不同水平则表现明显差别 –颈脊髓(颈膨大) ?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 ?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 –胸脊髓
?半切、横贯表现 ?截瘫
–颈膨大以上
?四肢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 不随意运动的解剖生理 ?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统——多突触、多递质联系 ?小脑系统
–纹状体苍白球系统(基底节系统) ?尾状核、壳核(纹状体)及苍白球 –丘脑,丘脑底核
–红核、黑质、网状结构
–小脑齿状核、延髓橄榄核及前庭核 锥体外系统损害的常见表现 ?常见症状
–肌强直(rigidity)
–震颤(tremor)-静止性震颤(atatic tremor) –舞蹈样动作(choreic movement) –手足徐动(athetosis)
–肌张力障碍(dysonia)-扭转痉挛(torsion spasm) –偏侧投掷运动(hemiballismus) –抽动症(tic)
?两组症状群-少动强直、多动舞蹈 小脑与运动平衡密切相关 大脑的皮层功能与定位 ?解剖的分界依据 –外侧裂、中央沟、“顶枕线”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额叶的功能:半球前1/3,主要功能区 –运动代表区(中央前回)
–Broca’s区(额下回后部-三角部+盖部) –眼球凝视中枢(额中回后部) –额前区
?精神症状(欣快、记忆) ?摸索动作、小便失禁
?顶叶的功能:中央沟-顶枕线 –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 –命名性失语区(角回)
–书写、文字代表区(缘上回) –顶叶综合功能 ?地理位置 ?定时、定向 ?空间结构
?颞叶的功能:外侧裂-顶枕线
–听觉代表区(Wernicke’s区,颞中回后部) –嗅觉代表区(颞叶内侧海马钩回) –颞叶内侧面
?精神、行为、内脏功能 ?边缘系统
?枕叶的功能:顶枕线(顶枕裂-枕前切迹) –枕叶内侧面-矩状裂(视觉代表区) ?大脑深部-灰质(基底节)、白质(上下走行纤维) ?基底节 –尾状核 –豆状核 ?内囊
–前肢(额桥束) –膝部(皮质脑干束) –后肢
?皮质脊髓束 ?丘脑皮质束 ?视放射、听放射 大脑的血液供应 ?前循环 –颈动脉 –颈内动脉 ?后循环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大脑的血液供应-静脉
?组成:脑静脉与静脉窦–不与脑动脉伴行?脑静脉–浅静脉:大脑半球静脉回流?大脑上、中、下静脉→上矢状窦、海绵窦、横窦–深静脉:深部组织静脉回流?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双侧)?大脑大静脉→直窦?静脉窦–上、下矢状窦、直窦–海绵窦、岩上、岩下窦–横窦、乙状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