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构成要素
。建筑功能 。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建筑方针
适用、、美观、经济、安全是建筑工作者进行工作的指导方针,又是评价建筑优劣的基本准则
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设备设计 建筑设计的程序
1 设计前准备工作 2 初步设计 3 技术设计阶段 4 施工图设计阶段 建筑设计要求
1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建筑放热设计 1维护结构设计。屋顶隔热 。外墙隔热 2自然通风设计。热压和风压 。自然通风设计 3窗口遮阳设计。绿化与构件遮阳。外遮阳 。内遮阳
天窗(顶棚采光) 顶部采光口包括矩形天窗、锯齿形天窗,平天窗 采光窗窗地面积比
1反映建筑的性格特征2考虑物质条件特点3适应环境和建筑群体规划要求 4符合形式美的规律5掌握建筑标准,考虑经济条件 建筑构图原理的要点
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1一简单的几何形体求统一2主从分明,重点突出 3均衡与稳定 4对比与微差5韵律与节奏 6比例与尺度 体形设计中采用以下集中连接方式
1直接连接 2咬接3以走廊活连接体相连 建筑物的组成构件
基础 墙和柱 楼地层 屋顶 楼梯 门与窗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自然气候的影响。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2外力作用的影响3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4经济条件的影响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1必须满足建筑实用功能的要求2必须有利于结构安全 3必须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4必须讲求建筑经济的综合利益 5必须注意美观 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
天然图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要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面建造房屋的图层 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较好,但上部荷载较大,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应当对土体进行人工加固,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称为人工地基 基础的埋置深度确定因素
坡地建筑主要有两种布置方式
1 建筑物平行于等高线的布置2 建筑物垂直或者斜交于等高线的布置 日照间距的计算式为 L=H/tanA
建筑的空间组成1主要使用房间 2辅助使用房间
房间面积的确定 1家具和设备所占的面积2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的面积 3放假内部的交通面积 房间大小尺寸的确定
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和人体活动的要求2满足视听要求 3良好的采光要求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楼梯的宽度
楼梯的宽度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防火疏散要求来确定,一般按每股人流宽度0.55+(0-0.15)m来确定
楼梯梯段宽度的总和应按照防火规范规定的最小宽度进行校核,疏散楼梯最小宽度>=1100mm 平面组合形式
1 走廊式组合(内廊式组合,外廊式组合)2套间式组合 3大厅式组合 4单元式组合 5庭院式组合6混合式组合 观众厅的几种剖面形状示意
1工程地质条件2水文地质条件3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 4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 5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6地基土壤冻胀深度 基础的类型
1刚性基础 2非刚性基础 3连续基础 4桩基础 墙体的类型
1按所在位置及方向分类2按所用材料分类3按受力情况分类(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4按施工方法和构造分类 。叠砌墙 板筑墙 装配式墙 砖墙的细部构造
门窗过梁 1砖拱过粱 2钢筋砖过梁3钢筋混凝土过梁 防潮层 水平防潮层 垂直防潮层 散水、明沟
墙身加固的方法? 增设壁柱和门垛 增设圈梁 增设构造柱 幕墙 幕墙按材料分玻璃幕墙,金属幕墙和石材幕墙 常见隔墙分类 砌筑隔墙 骨架隔墙 条板隔墙 楼板层组成 面层 结构层 顶棚 或者加附加层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优点是整体性好,可适应各种不同规则的建筑平面,预留导管空洞方便。缺点是湿作业量大,需要养护,施工期较长,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可分为 板式楼板 梁式楼板 无梁楼板 预留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优点是 节省模板 缩短工期 缺点是整体性较差,一些抗震要求高的地区不宜使用。 可分为实心平板 槽形板 空心板
预留板布置 支承方式有 。墙承式 梁承式
建筑体形和连面设计的要求 梁承式搁置有:板直接搁在矩形梁的年顶上 板搁在花篮梁的两侧挑耳上
板缝差处理
小于60mm 调整板缝宽度 60-120mm 沿墙边出挑两皮砖
120-200mm 局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 大于200mm 重新选择板的规格 阳台的结构布置 有现浇和预制之分
平屋顶排水坡度找坡 。搁置找坡 特点省工省料,较为经济 。垫置找坡 楼梯组成 楼梯梯段 楼梯平台 栏杆扶手
楼梯尺寸 B+2h=600-620mm b为踏面h为踢面 底层休息平台下作出入口的处理方式
采用长短跑梯段 让第一跑的踏步数目多些,第二跑踏步少些,利用踏步的多少来调节下部净空的高度。局部降低平台下的地坪标高,即将部分室外台阶移到室内采用上面两种方法结合。底层采用直跑楼梯,一跑到二层楼面,但对该层进深和层高有条件,踏步不超过18步。
(9) 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
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10) 防震缝:为了防止建筑物在地震波作用下建筑物的各构件相互挤压、拉伸
造成变形和破坏。
(11) 整体类地面 :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水磨石及菱苦土地面等 (12) 顶棚类型 以构造分为直接式顶棚和吊顶式顶棚
(13) 中学普通教室设计中,为满足视听要求,第一排课桌前沿到黑板的水平距
离不宜小2米m,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5米m。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教室中水平视角(即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视线夹角)应≥30
(14) 标准砖 的规格为240×115×53mm
(15) 勒脚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材料做法有哪几种?
勒脚的作用是保护墙体,防止建筑物受外来物体的碰撞,同时阻止
现浇混凝土楼梯的形式 板式楼梯和梁板式楼梯
雨、雪、潮气等的侵蚀;有的勒脚还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勒脚常用
坡道 有一字坡道 L形坡道 u形坡道 一字形多段坡道。坡度一般为1:6---1:12。坡道对防滑要求较高,可设置防滑条或做成锯齿形。
的材料做法有石砌勒脚、石板贴面以及抹灰勒脚。
(16) 简述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坡度的做法。
材料找坡是指屋顶坡度由垫坡材料形成,一般用于坡向长度较小的
门窗的作用门是交通出入,分隔联系建筑空间,并兼有采光和通风作用。窗是采光
屋面。为了减轻屋面荷载,应选用轻质材料找坡,如水泥炉渣,石
通风,观察和递物。
灰炉渣等。找坡层的厚度最薄处不小于20mm。平屋顶材料找坡的
门的类型和开启方式 按材料分为木门,钢门,铝合金门,塑钢门,和玻璃门。开启方式有,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转门,卷帘门窗的类型和门相似。有平开窗,固定窗,旋窗,立旋窗,推拉窗,双层窗。开启方式取决于窗扇转动五金的位置和转动方式。
窗户构件的遮阳形式 水平遮阳 垂直遮阳 综合遮阳 挡板遮阳
地下室防水措施 隔水法—降排水法(1 外排法 2内排法 )-- 综合防水发
(1) 楼地面排水做法 为便于排水,有水房间的楼地面应设有1%--2%的坡度,
将水倒入地漏。为防止室内积水外溢有水房间的楼地面标高应比其他房间走廊低20—30mm。当有水房间的地面不便降低时可在门口处做出高20—30mm的门栏。
(2) 做屋面分隔缝(实质是指在屋面防水层上设置的变形缝)的目的 A防止
温度变形引起防水层开裂B防止结构变形将防水层拉坏。
(3) 屋顶的隔热 1实体材料隔热屋顶 2通风隔热屋顶3放射降温屋顶 4蒸发
散热屋顶
(4) 楼板隔声措施 1楼版设弹性面层2楼板设弹性垫层3楼板做吊顶处理 (5) 建筑工业化的含义和特征 是指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即将现代
工业生产的成熟经验应用于建筑业像生产其他工业产品一样,用机械化手段生产建筑定型产品。
建筑工业化的基本特征是 设计标准化--生产工业化—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
(6) 装配式建筑包括 砌块建筑、大板建筑、盒子建筑
(7) 大板建筑的板材类型 墙版类型(内墙板、外墙版)楼板和屋面板 其他件 (8) 伸缩缝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
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温度缝或伸缩缝。
坡度宜为2%。结构找坡是屋顶结构自身带有排水坡度,例如在上表面倾斜的屋架或屋面梁上安放屋面板,屋顶表面即呈倾斜坡面。又如在顶面倾斜的山墙上搁置屋面板时,也形成结构找坡。平屋顶结构找坡的坡度宜为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