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咏史怀古诗鉴赏评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6:16: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千古兴亡多少事 叹人叹己叹人生

? 余秋雨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但凡怀古之作,

千百年来所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法。

怀古诗: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词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

咏史诗: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直接写作者的思考、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同与异

? 同: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

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 异:但二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

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一、研讨教材中咏史怀古诗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挖掘二者连接点 人物 诸 葛 亮 杜 甫 角度 时代背景 战争频仍 动荡不安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才情 两表酬三顾,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一对足千秋。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理想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许身社稷,志在匡国 付出 结果 不同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被重用,施展才能抱负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不被重用,仕途屡遭贬谪,失意难耐。 主旨与手法: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的而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与怅惘。

总结第一种类型(人):怀人伤己 特点归纳: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

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产的遭遇,抒发并强化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唐朝(中唐) 昔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彻夜笙歌、经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繁盛欢乐无时;繁华 兴旺 今 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 牛李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空城”; 冷落荒凉 据; 衰微破败 总 依旧的山月,依旧的潮水,见证了六代富贵繁华已逝的历史沧桑,物是人结 非的感慨以及故国萧条之感,此外,更是在讽喻现实,警示当朝统治者。 问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问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寂 寞 情

过 情景交融 拟人 虚实相生 潮景 水 月 拟人

总结第二种类型(景、事):怀古伤今

特点归纳: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时,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的一类诗歌。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繁华远去,只留荒芜,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作者身置其中,发一己感慨;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灭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至今只有鹧鸪飞。

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风景依旧,朱颜已改。物是人非,讽今伤今刘禹锡的《石头城》 总结第三种类型(景、事):理性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史的高度,表达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怀古诗内容归纳

内容分类:怀人伤己 (人事) 怀古伤今(景,古迹) 理性反思(客观表述看法)

思想感情: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是人非的沧桑;借古讽今的感伤;

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用典 答题方法:找准连接点 (主旨) 常见典故:

?《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燕然”、“燕然勒石”表示对大将武功的推崇;

?“新丰客”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喟,希冀能被明主所用(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 ? “封侯”表示报效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壮志。

? “楚狂”、“接舆”指代不满现实、佯狂处世的隐士,用来抒发牢骚或表示甘于隐匿的思想;

王孙”指游子或高人隐士;

“式微”表示国势或门庭衰落,或政治上不得意,打算归隐田园; “不系舟”比喻自由不羁的思想或生活,也可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新亭泪”“新亭风景”表示对国势衰微、山河变色的感伤……

? “天狼”表示敌人、战事;

?“烂柯”表示离家日久,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

?“青冢”即昭君墓,用来描写塞外景色,抒发征人悲壮凄凉的情怀; ? “南冠”、“楚囚”指被羁的正义之士,或诗人自己深陷囹圄……

三、迁移训练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1)“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为陈后主所创,一般被认为是 ,杜牧在其诗句

( 泊秦淮)中也用了这个典故。

?(2)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什么手法来强调这个主题的?

?(1)亡国之音 隔江犹唱后庭花

?(2)借陈后主的奢侈荒淫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讽谏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 ?运用了借古伤今、对比的手法

?(补充说明: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称,陈后主在豪华的台城里,营造了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

达数十丈的楼阁,整天倚翠偎红,不理朝政,还自谱新曲《玉树后庭花》。这首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年),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

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

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四、高考真题演练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销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人 。②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五、练习: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①贾谊宅: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刘长卿遭贬途经长沙,凭吊贾谊宅而写下此诗。②楚客:指贾谊,也指作者及别的游人。③“人去”、“日斜”:贾谊曾因鸮飞入其居室而预感不祥,乃作《 鸟赋》:“庚子白斜兮, 集余舍。”又有“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之句。④汉文:汉文帝刘恒。⑤贾谊住长沙,渡湘水时,曾作《吊屈原赋》。⑥摇落:零落,荒凉。

?1、试简析颔联的手法及作用。

?2、颈联明写汉文帝之薄恩,暗写________;明叹屈原难知当初贾谊之凭吊,暗叹____

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3、结句“何事”实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从而将____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不超过两个字)

分析:

第一步:寻找连接点:诗人的遭遇与贾谊相似点:

刘长卿遭贬途经长沙 (事件同、经历同) 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怀人伤己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 。借写贾谊不得被任用而被贬的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1、用典、烘托。借用贾谊感时而作的诗句中的喻意,以荒败的时令之景“秋草”、“寒林”表现了作者心境的伤感和悲凉。

2、当今皇上之昏聩;贾谊难知今日诗人之凭吊;知音难觅,抑郁无诉。 3、悲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①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⑨,尚能饭否?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分析:上阕:孙仲谋、寄奴这些京口历史人物建立丰功伟绩 ——对比自己,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 怀人伤己)

下阕: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昔盛今衰的伤感 (怀古伤今)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廉颇——同病相怜,不忘为国效力( 怀人伤己) 答案:

1、表现手法 本词运用了五个典故。 2、作用及思想:

引用孙仲谋、寄奴、廉颇,为了怀人伤己/抒发作者收复失地、为国效力的决心与抱负以及壮志依然难酬的感伤。引用佛狸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为了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的伤感,不堪回首,借古讽今。/对当朝统治者的讽刺,和希望他们引以为戒的理想。

搜索更多关于: 咏史怀古诗鉴赏评讲 的文档
咏史怀古诗鉴赏评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dh9d984ji5nrao1skj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